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西咸新區奏響大西安硬科技雙創新樂章

西部網訊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2019全國雙創周在創新活力之城杭州啟幕,千里之外大西安接續創新活力,厚植創業沃土,澎湃發展動力。

目前,“雙創”活動周形成以主會場活動為引領,覆蓋全國、聯動海外、并接線上的良好格局,是我國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雙創”品牌活動之一?!半p創”活動周持續五年,全國創新創業環境持續優化,市場主體活力競相迸發,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創新帶動就業成效顯著,新動能加速壯大。

全國創新創業事業呈蓬勃發展的現象,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態勢已經形成。

西咸新區作為國內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繼續統籌推進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不斷聚集創新要素,大力發展“硬科技”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專注打造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如今的西咸新區,在硬科技精神、西遷精神的引領下,正在奏響大西安雙創的最強音。

構建硬科技創新創業生態

“硬科技”是個新潮的詞,專家給出的標準答案是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芯片、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它區別于由互聯網模式創新構成的虛擬世界,屬于由科技創新構成的物理世界。

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有一個我國首個以硬科技產業為布局導向的科技園。西咸新區通過整合科研院所先進技術,吸引全球硬科技企業匯聚,實現科技資源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目前已有包括中科創星、中航工業、賽迪研究院等一大批硬科技企業聚集于此,二期建設投入使用后,將吸引上千家硬科技企業入駐。

2016年,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光學博士米磊首次提出硬科技概念。同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明確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

在這樣的背景下,全國首個硬科技小鎮在西咸新區灃西新城落地。

西咸新區信息產業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鄧朝顯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將硬科技概念與國家特色小鎮建設結合,打造了硬科技小鎮的全新發展模式,希望能產生‘1+1>2’的效果。西部云谷硬科技產業的集中度、配套能力和創新品牌等方面已經走在全國前列?!?/p>

西部云谷一期打造了硬科技校友經濟基地、全鏈條孵化體系、硬科技創客實驗室三大創新平臺,構建了聚合企業、資本、高校、研究院等優勢資源的開放型智慧服務平臺,為企業注入資本、市場、人才、技術等資源要素,助力企業項目加速實現商業化和產業化。

“二期總建筑面積約34萬平方米,計劃建設創新創業孵化集群、電子商務與人力資源綜合服務實訓中心、電子商務產業園、互聯網小鎮、動漫廣場、呼叫基地,可為硬科技的研發、實驗、中試展示和交易等環節提供全方位的支撐和服務?!标兾魇∥飨绦聟^信息產業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溫權說。

依托西部云谷一期的硬科技資源優勢,二期建設和招商正在全面推進。“未來,西部云谷將圍繞硬科技產業鏈,打造空間載體,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轉化等一系列產業布局。”溫權介紹說。目前,西部云谷的注冊企業有750余家,入駐企業有200余家,已經匯集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強、成長性好的硬科技標桿企業。

同時,隨著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鎮、3D打印小鎮等規劃建設快速發展,一個新的硬科技時代正在西咸新區開啟。

“我們用‘五星級’服務培育西咸雙創沃土?!蔽飨绦聟^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西咸新區積極引導創新創業載體、為創業者提供技術支持、培訓服務、法律金融、股權投資等軟件服務,建設新型創新創業綜合體。陜西微軟創新中心眾創空間、西安科統眾創空間、西咸大數據創客中心、西部云谷·樂創空間等13個載體獲得國家、省、市級眾創空間、雙創示范基地稱號。

據了解,西咸新區已經連續舉辦硬科技全球高峰論壇等系列高端活動,形成強大勢能和西安IP特色。在2018年,西咸新區共舉辦2018“創響中國”西咸站暨“一帶一路”創新創業促進大會等各類創新創業主題活動40多場,舉辦知識產權、融資交流、項目申報、上市掛牌等專題培訓20多場。2018微軟“創新杯”陜西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第一屆中俄(工業)創新大賽、“西源匯”嘉年華、京東云西咸新區生態賦能峰會、2018中國AI+醫療創新大會暨DeepDoc人機大賽、國際天使投資高峰論壇、文創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等高規格活動展現了西咸之風采,打響了西咸“雙創”品牌,促進人才、信息、資金在新區加速匯集。

硬科技精神帶動硬科技舞步

硬科技究竟硬在哪里?原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飛認為,“八路軍”是硬科技產業表現形式。技術硬,實力硬,志氣硬,精神硬是硬科技的具體內涵。技術硬指的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尊重自主原創。實力硬則表現在服務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志氣硬指的是要有實現強國夢想,勇于挑戰的使命擔當。精神硬則表現在科學工匠精神和專注堅守篤行精神層面。

姜義亮是西咸硬科技精神的一個實踐者。

31歲的姜義亮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的一名在讀博士,也是一名創業者。他作為西安錦華生態技術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帶領團隊主要做的就是土壤檢測、診斷、改良與修復等工作。

2017年西安錦華生態技術有限公司開始接受灃西新城陜西微軟創新中心的孵化和支持,2018年正式進駐灃西新城。目前,公司吸納了近30余名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就業人員,其中包含1名博士后,3名博士,5名碩士以及10余位專家教授。

2017年2月10日,姜義亮帶著他的土壤改良修復技術服務項目登上了《創業英雄匯》的舞臺,并在現場獲得500萬元的天使投資意向。當年,他還入選央視財經“2017CCTV中國創業榜樣”。

從創業之初的艱辛到如今被廣泛認可,這份事業帶來的社會價值感讓姜義亮本人及其團隊對未來充滿信心。談及公司的未來規劃,姜義亮表示,到2020年,希望公司能夠做到行業領軍者,成為獨角獸企業。

這只是西咸新區構建硬科技創業生態,打造更多的獨角企業的一個縮影。在創新驅動下,硬科技”之舞正踏響西咸雙創新節拍。

據了解,西咸新區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鎮、西部云谷·硬科技小鎮、中俄絲路創新園等硬科技載體建設,推動大西安首個“硬科技校友經濟基地”落地西咸新區,將高校資源與校友基地的產業承載充分結合,打通“校企-高校-基地”的“最后一公里”對接通道。清華同方絲路未來研究院以及中國科協牽頭組織的顛覆性創新技術(西咸)轉化促進中心落地西咸新區,助推新區科技成果轉化、軍民融合發展。

同時,推動創新資源及技術向新區聚集,建設各類創新、研發、轉化機構近30家。鼓勵國聯質檢、六環傳動、二十一世紀精準醫學等企業搭建技術研發、檢驗檢測等創新平臺;與西北工業大學、陜西科技大學、長安大學等院校開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依托迪泰克、秦漢新絲路公司等企業,建設技術成果轉化基地和技術研發孵化平臺,為新區硬科技發展不斷積蓄動能。

傳承西遷精神

梳理西咸新區的創新創業,除了硬科技精神之外,還有交大的西遷精神。

"西遷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學由上海遷往西安的過程中,生發出來的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2005年12月6日,經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委會批準,"西遷精神"被概括為"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2017年9月10日,一年一度的教師節,這一天被西安交大確定為"交通大學西遷紀念日"。

2018年1月18日和1月21日,隨著《新聞聯播》的再次報道,"西遷精神"又一次吸引了全社會的關注。

沿著“西遷精神”的傳承脈絡,西安交大走出了一條求實創新、超越自我的開拓創新之路。在新時代,西安交大正以“西遷精神”的內涵實質為引領,開創和升華了新的實踐內容。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西安交大更是開拓進取、銳意創新,不斷迎來發展的新機遇、創新的新模式。

2014年,西安交大在西咸新區正式開啟了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的建設。在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的渭河之濱,一個龐大的建筑群正在拔地而起,上百座塔吊,近萬名建設者正在打造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

交大創新港的落戶西咸新區,不僅僅是一座座建筑,更是將西遷精神融入了西咸新區的發展,西咸精神將在西咸新區這片創新的沃土上傳承。

據了解,2020年全面投入使用后,這里將成為世界級科技中心,國家級科技成果研發轉換平臺,也將成為我國第一個沒有“圍墻”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張邁曾認為,這將是交大遷校后的第二次創業?!白鳛榻逃亢完兾魇」步ǖ膰壹夗椖浚俏靼步淮舐鋵崌摇粠б宦贰蛣撔买寗影l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西安交大將大學與社會有機融合,發揮大學引領作用的積極探索?!?/p>

雙創帶動百姓就業

要穩定和增加就業,就要不斷支持返鄉入鄉創業創新,其中尤為重要的,就是要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加強對城鎮各類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幫扶。

2017年8月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落戶陜西,在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注冊成立陜西秦草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蒙草,將西安定位為戰略發展的“新根據地”,是蒙草下一個10年的“創新發展平臺”。秦草,就是蒙草在陜西的第二次創業。

公司引入“種質資源+生態大數據”指導下的精準修復體系,建立陜西生態大數據平臺,立志服務好陜西的“大生態”。如今,除了在西咸新區灃西基地建設外,陜西秦草在陜所建項目十余個,共計用工 500 人次/日,帶動農民工就業千余人次。

初春萬物生,耕耘正當時。

西安高校云集,大中專畢業生是人才,更是就業壓力的主力所在。如何能夠打通企業與高校之間的人才輸入渠道,建立人才聯合培養模式?入駐西咸新區的陜西德潤文化廣告有限公司(下稱德潤文化)在這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創新和嘗試。

針對專業院校設立“3+1”、“2+1” (即2或3年在學校進行專業學習,1年前往實踐基地進行實踐)的學習實踐模式及寒暑假實踐模式,德潤文化先后成為西安美術學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寶雞文理學院等本科院校的學生培訓和實習基地以及西安美院的研究生創業基地。公司不僅自身踐行校企聯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還聯合合作伙伴及兄弟企業實施校企聯合共建實踐基地及創業孵化基地平,平均每年實際解決200左右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返鄉創業的咸陽市渭城區底張鎮青年孔成剛成立的西咸新區遠東航空服務有限公司,不僅在短短幾年內公司業務答復拓展,成為行業新銳,而且解決了當地40多名高校畢業生、農村富余勞動力、城鎮失業人員的就業問題。

2018年西咸新區累計建立就業見習基地、定點培訓機構46家,就業創業培訓8491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504萬元,轉移農村勞動力52969人……良好的創業環境吸引和培育了一批退伍、返鄉創業者,充分發揮出了小微企業就業的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