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以創新促進要素聚集、促進產業聚焦,西咸新區布局十大特色產業園區,全面深化“三項改革”,把落實主題教育和八個方面重點工作要求結合起來,全力推進秦創原總窗口建設見效成勢。《新發展新動力》專欄聚焦十大園區最新發展動態,以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探索陜西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西咸路徑。
今天,讓我們走進十大特色產業園(十)西咸新區·灃西人工智能產業園,探尋高質量發展的“園區答案”。
西咸新區·灃西人工智能產業園
位于渭河之濱、創新港南部,總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重點推動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建管等領域形成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場景,著力建設秦創原人工智能研發與應用創新示范區,打造產城融合、四鏈融合、協同創新、碳達峰碳中和創新型產業園區。
目前秦川機床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三一西安產業園等一批重點項目已落地,并在裝配式建筑與建筑機器人、高端數控機床、半導體、先進電子元器件及新能源儲能等方面開展自主研發和創新。預計到2025年,園區將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左右。
服務有誠意 企業有信心
在距連霍高速咸陽南出口500米處,位于灃西人工智能產業園內的安博西安灃西物流中心,貨車駛進駛出,絡繹不絕。5分鐘車程到達連霍高速和臨興高速出入口,30分鐘可達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西安北站等重要交通樞紐,西安地鐵5號線直達園區北部的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20公里半徑范圍內覆蓋西安、咸陽兩市主城區。
便捷的交通讓物流運輸等交通依賴型企業選擇這里,而優越的營商環境,則讓更多企業堅定了扎根園區的信心。“我們選擇了拿地動土‘十日結’審批模式,沒想到10個工作日后真的就可以動土開建了”。從立項到施工許可原本需要2至3個月才能完成,聯東U谷·灃西科創中心只用了10個工作日就一次性辦結,項目前期負責人景娜驚喜地說:“沒想到這么快就能開工,給足了企業發展的信心。”
圍繞秦創原總窗口建設,西咸新區和灃西新城相繼推出了企業落戶“見面禮”、獎勵貢獻“見產禮”、鼓勵進步“見效禮”,同時以“企業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拓寬惠民利企渠道、優化辦事流程、提高服務效能,打造政策洼地、服務高地,吸引企業前來投資興業。
灃西人工智能產業園發展中心負責人說:“我們專門成立了投資服務組,為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全力支持企業、科研項目技術攻關,加速推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
筑好創業巢 吸引鳳凰來
聚焦半導體、數控機床和人工智能三大主導產業,灃西人工智能產業園規劃建設秦創原生態科創島、江渡科創方舟、創新生態城等6個科創小鎮,從創新平臺建設、未來產業布局、人才引進培育、創新生態營造等方面發力,精心筑巢引鳳。
園區北部以人工智能為主導產業,分產業孵化、研發辦公、服務配套三個板塊,規劃建設260余萬平方米高品質空間載體,布局有研發中試、商務辦公、會議展覽、公寓住宅及文體休閑等彈性功能業態。
其中的秦創原生態科創島,規劃面積2266畝,主要發展以人工智能產業為主導,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機器人、物聯網等多個相關產業的創新集聚區。這里距離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僅600米,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這兩所雙一流高校無縫銜接,目前一期主體已全部完工。
南部三個板塊主要為產業承接區,規劃用地5000余畝,以智能制造、中試加速、創新應用為主,重點發展數控機床、半導體等核心產業。
為更好地服務企業,園區配備了人才房、公租房、人才公寓等居住保障,建設了公共活動中心,周邊還規劃了優質教育資源、醫療服務、文體空間、商業設施等,全力打造高質量15分鐘工作生活圈,以及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園區。
龍頭先入園 帶動產業鏈
園區內,占地284畝的三一西安產業園,由中國最大、全球工程機械三強和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三一集團投資建設。項目投資30億元,涵蓋裝配式建筑、工業互聯網、建筑機器人三大板塊,目前總產值已達7億元,納稅超過5000萬元。其中,裝配式建筑區域總部自主研發的SPCS結構已成為行業標準,樹根互聯已連續2年入選工信部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
不遠處的秦川集團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是秦川集團構建的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于一體的重點項目,投用后將助力我國實現高端數控機床及其關鍵功能部件產業化、智能制造及系統集成產業化,有效解決國內工業母機技術難題。目前基地正在進行裝修,預計今年四季度即可投運。
“我們將充分發揮秦川集團‘鏈主’企業及三一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借助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業的科創優勢,招引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的研發生產型企業,加快育鏈、補鏈、延鏈、強鏈,加速產業集群布局,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灃西人工智能產業園發展中心負責人說。
機器轟鳴,塔吊林立,這里也將迅速成為西咸新區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新高地。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西咸新區·灃西人工智能產業園最新動態,請撥打招商咨詢服務電話029-6116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