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數字經濟浪潮下,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將成為當代經濟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放眼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相關政策,深挖地域特色和數字資源稟賦,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日前,《西安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計劃》(以下簡稱《實施計劃》)印發,以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主線,劃分8大行動26項具體任務,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短期明確目標是,到2024年西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8%。
8%!行動方案出爐
站在數字經濟“風口”,西安從頂層設計予以重視,《西安市“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西安市“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中,對數字經濟的未來布局均有較多著墨。按照上述規劃,西安數字經濟直指數字絲綢之路核心區、中國內陸開放新高地、國家數字經濟示范區和西部數字經濟引領區。
到2025年,西安數字經濟規模力爭實現7000億元。3月22日,西安發布《實施計劃》再度加碼賦能,8大行動26項具體任務,為數字經濟產業躍進,進一步厘清發展方向,提供行動指南。
在數字產業化方面瞄準“提質”,重點推進人工智能和集成電路產業,推進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推動三星閃存芯片、奕斯偉硅產業基地、龍騰8英寸功率半導體制造項目等重大集成電路項目建設。在產業數字化方面重在“轉型”,加強數字商務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加快中國(西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與此同時,加大文產專項資金對數字文化企業和項目的支持力度,開發一批數字消費產品、文旅IP及文創產品。
此外,在產業生態體系優化、產業創新能力提升、數字政府建設、以及制度供給創新等方面,《實施計劃》同樣予以明確的發展重點與路徑。譬如,積極開展西安數字經濟試點示范認定評選工作,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做法和制度性成果;實施科技企業“登高、升規、晉位、上市”工程,培養一批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多措并舉優化數字經濟產業生態體系。
賦能制造業強市
西安既有良好的新經濟發展基底,如雄厚的科教資源、優越的區位和物流優勢,具有強勁的數字產業承載力;也有共建“一帶一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等重大戰略機遇疊加,為高位謀劃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諸多可能;還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國家超算西安中心等硬核硬件,為數字經濟提供底座支撐。
獨特資源稟賦基礎上,西安縱深推進“一域兩核三帶多點”的數字經濟空間布局,構筑產業數智生態,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果,現已初步形成以高新區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創新與服務示范園區,國際港務區“一帶一路”物流信息基地,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新型工業化(大數據)產業基地等為代表的一系列核心園區。同時,針對數字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西安精準招商,吸引了阿里巴巴、亞馬遜、華為、字節跳動、騰訊等頭部企業相繼布局。
不久前召開的曲江新區數字經濟發展大會上,圍繞數字經濟企業進行靶向招商,與海康威視、太一集團、三悅科技等14家企業簽約,項目涵蓋文旅產業、金融服務、元宇宙、新型跨境電商等數字經濟的多個維度,前瞻性與含金量兼具,助力西安數字經濟產業鏈條不斷完善。更為重要的是,數字經濟崛起的同時,西安正在加快建設制造業強市,著力構建以汽車、電子信息制造等6大支柱產業為核心的先進制造業體系。
數字經濟與生俱來的創新基因,對制造業諸多環節均有積極作用。隨著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深入推進、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對西安制造業轉型升級,實現制造服務精準化、制造過程數字化等方面的推動將愈發凸顯。2022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榜單中,西安排名躍升至第12位;上榜國家創新型城市前十,同時位列西部第一……諸多成績也從側面反映出,數字技術等創新驅動賦能下,西安制造業強市的發展速度與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