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西咸新區發布 《西咸新區關于加強項目全流程服務全要素保障的實施辦法(試行)》

為切實提高西咸新區服務項目建設的質量和水平,在2023年高質量項目推介大會上,新區發布《西咸新區關于加強項目全流程服務全要素保障的實施辦法(試行)》,針對項目各階段不同需求和特點,通過31條舉措,建立從項目招引到投產運營全生命周期的營商環境服務體系。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相關要求,針對項目“招引、落地、建設、投產”各個階段的不同需求和特點,建立從項目招引到投產運營全生命周期的營商環境服務體系,打造“職責明確流程規范、制度完備、便捷高效”的全流程服務、全要素保障、全生命周期服務新模式,切實提高服務項目建設的質量和水平。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結合西咸新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適用范圍。本辦法適用于符合西咸新區產業發展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在西咸新區范圍內投資建設、落地生產的項目和企業。

第三條 工作職責。由新區營商辦負責新區優化投資環境的牽頭抓總工作。項目招引和落地階段由投資合作局牽頭實施;項目建設階段由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實施; 項目運營階段由營商辦牽頭實施。形成“招商服務專員、工程審批服務專員、生產經營服務專員”三個服務專員接續為項目服務的工作機制。招商項目按照《西咸新區招商引資工作管理辦法(2022 年修訂版)》(陜西咸黨政辦發[2022]26號)明確的“分級服務”要求,抓好投資服務工作。

第二章項目招引

第四條 發布城市發展機會清單。由新區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全面梳理新區資源稟賦、現有重點建設項目和重點產業方向等內容,每季度分行業公布城市發展機會清單,吸引社會資本來新區投資興業。

第五條 建立招引項目信息庫。由新區投資合作局負責,根據新區產業基礎、資源配置、產業結構、發展方向和項目特點進行分析,建立新區招引項目信息庫,為實施精準招商提供優質線索。項目相關責任單位要按照項目成熟度,將對接洽談、簽約、落地、建設、投產等全鏈條信息建檔入庫,定期更新、動態管理、共享信息。各新城、園辦參照新區建立屬地招引項目信息庫。

第六條 建立招引項目服務專員制度。由新區投資合作局牽頭,為每個招商引資項目配備招商服務專員,招商服務專員主要負責提供對接洽談、實地考察、落地研判、部門協調等全過程跟蹤服務和五星級專屬服務,對于重點招引項目實行“一項目一專班””“一項目一政策”。

第七條 建立招引項目服務臺賬。由新區投資合作局牽頭,收集整理招商引資項目服務日志、解決問題臺賬,每周將項目信息導入招引項目信息庫。項目責任單位要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切實為項目提供全過程服務。要素保障部門要主動介入,及時解決招商項目用地、文勘、環評、融資等問題,切實為項目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第八條 加強督導考核力度。要秉持老秦人“徙木為信”的傳統理念,樹立“誠信西咸”品牌。新區投資合作局要會同考核辦每季度對各新城、園辦招引項目簽約協議兌現落實情況及開工注冊率、資金到位率、竣工投產率等情況進行督查考核,并將考核結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

第三章項目落地

第九條 加快市場主體落地。項目簽約后,市場監督管理局、稅務局等部門要立即介入,提前做好招引項目營業執照與經營許可等手續前期輔導工作,為企業開辦提供一站式商事集成注冊服務,實現營業執照與經營性許可集成高效審批,特殊項目除外,企業開辦“即申即領”。

第十條 優化項目落地流程。合約簽訂前,新區投資合作局按照黨工委管委會相關審議程序組織實施;涉及用地類項目的,在合約簽訂后,資規部門根據條款約定內容,30自然日內完成土地供應方案審核和上報工作,待新區自然資源規劃建設委員會會議審定后,30自然日內完成土地招拍掛等相關準備工作。

第十一條 強化配套保障。各級資源規劃部門做好征地拆遷保障,推進“標準地”改革,做到凈地出讓。加快標準化廠房、承載空間建設,打造集“購物、娛樂、餐飲、住宿、托育”等生活配套齊全的特色園區,做到“拎包入住、創業無憂”。

第四章項目建設

第十二條 建立工程審批服務專員制度。用地類招商引資項目,新區新城兩級審批服務部門配備工程建設審批服務專員。招商項目正式簽約后,由招商服務專員將項目建設服務工作移交給工程建設審批服務專員,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的各項幫辦代辦和對接服務工作。項目移交后,若因企業自身原因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出現停工、停業情況時,仍由原招商服務專員牽頭處理。

第十三條 實施重大項目新區領導包抓機制。重大產業項目實施新區領導“一對一”包抓機制,及時掌握項目的手續辦理情況協調解決服務保障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適時對項目推進情況統籌調度。

第十四條 推行招標投標“一網通辦”。實施招標、投標、開標、評標、定標全流程電子化,推進電子保函、CA 互認、電子簽章應用,常態化開展遠程評標和異地多點評標,規范招投標流程,降低企業招投標成本,提升招投標透明度、便利度。

第十五條 加快工程建設項目手續辦理。推行社會投資項目“拿地即開工”,符合條件的社會投資項目可在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后,先行向審批部門申領“基坑支護和土方開挖”階段施工許可證;推行市政配套管線“報裝即接入”,將水電氣暖訊各類管網鋪設至項目用地紅線邊界,由各新城、園辦與供水、供電、供氣、供暖及通訊單位分別承擔項目紅線外的鋪設工程及相關費用;推行產業載體項目“完工即驗收”。建設單位在項目準備驗收階段,可根據實際需求,向行業主管部門申請先行對規劃、消防人防進行驗收:推行“極簡極速”審批,對產業發展項目采取“告知承諾+容缺”的方式,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間、優化審批流程、精簡審批材料。

第十六條 優化建設領域供需對接。梳理新區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生產供應建筑產品的規上工業企業和服務業企業清單將相關信息推送給重點建設項目,出臺產業鏈配套優惠政策,鼓勵市場充分競爭,同等條件下清單內企業優先,促進優質資源強強聯合,為重點建設項目提供優質配套資源。

第十七條 加強建設項目施工保障。深入實施重點建設項目“項目警官制”,落實“一項目、一領導、一民警”工作責任,設置民警包抓公示牌,重點打擊強買強賣、強攬工程、強迫交易、欺行霸市、敲詐勒索、尋釁滋事等影響項目建設、阻撓工程施工等行為,為企業發展、項目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第十八條 探索違約處置機制。投資方在簽訂投資協議后未按協議約定時間內全面開工的,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回收。對已按協議約定時間投產,但因后期工程難以如期實施導致部分建設用地閑置的項目,由項目投資所在地管委會會同相關部門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調整或清理。具體實施細則參照《西咸新區招商引資項目退出管理辦法(試行)》。

第五章項目投產

第十九條 優化人才服務保障機制。創新人才培養、引進、開發、流動、評價、激勵、服務等體制機制,通過政策和資金扶持吸引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支持市場主體與高等學校、科研機構聯合培養高層次人才。完善創業創新人才引進的具體措施,吸引高等學校畢業生等各類人才在本地就業創業,在醫療、社會保險、住房、配偶安置、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保障。

第二十條 完善金融服務保障機制。發揮資本大市場功能,架起資本與企業的橋梁。建立投資主管部門與金融機構投融資信息對接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產業項目的貸款投放力度,降低融資成本。通過出資新設、增資擴股、引入社會資本等方式,發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提高融資擔保能力,加強對重點產業項目的支持力度。建立擔保費補貼和風險分擔機制,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擴大擔保業務規模,降低擔保費率。

第二十一條 健全惠企政策精準落地機制。根據企業所屬行業、規模等主動精準推送政策,編制政策清單,明確流程時限:及時向社會公布并做好落實。提高政策兌現時效性,擴大惠企政策兌現“免申即享”范圍,實現政策兌現“線下有專窗、線上有專”

第二十二條 深入推動知識產權成果轉化。促進知識產權成果轉移轉化,為高校院所、中小企業提供專利技術供需發布、推介展示、磋商對接等線上線下服務,推動知識產權全鏈條專業化服務,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

第二十三條 強化營商環境法治保障。設立融商法律服務創新中心和科技工作者法律服務中心,開啟“互聯網+綜合法律服務”模式,提升知識產權、成果轉化、企業合規、合同糾紛等相關法律問題解決效率,建立點對點“一站式”服務;發揮“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西咸新區調解室、仲裁工作站、外國法查明中心等功能作用,建立跨領域、跨行業的法律服務創新聯合體,實現“政商學研企”法務資源高度集聚。健全知識產權保護舉報投訴平臺,完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和維權援助機制,鼓勵引導企業建立專利預警制度

第二十四條 建立聯合監管制度。推行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整合勞動監察、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質量監督等監管事項,科學制定聯合抽查事項清單和工作規則,對同一市場主體的多個監管事項,盡可能合并或納入部門聯合抽查范圍,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避免多頭監管、重復監管行為發生,提升監管的規范化、精準化水平,打造一流監管環境

第二十五條 建立信用共享應用機制。強化“信用+審批”協同在行政審批領域開展“告知承諾+信用快審”模式。探索“信用+監管”聯動,根據信用等級對企業采取差異化的監管措施。加強信用修復機制應用,幫助企業修復失信信息。構建多渠道信用體系讓“西咸信用”成為城市發展最亮名片。

第二十六條 優化辦稅服務體驗。全面推行“稅務管家”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專業化、保姆式稅務服務。持續推進“非接觸”式辦稅模式,創新“7x24”小時服務“不打烊”。全面升級自助辦稅服務廳、拓寬社會化辦稅服務網點,構建“就近可辦稅”的 15 分鐘辦稅圈。

第二十七條 提升政務服務溫度。圍繞“企業從設立到注銷個人從出生到終老、項目從招引到運營、科技成果從專利到產品進出口貿易從申報到通關”的全生命周期,打造“5 棵生命樹”政務服務新模式

第二十八條 打造產業聯盟優勢。圍繞新區“3+7+N”產業布局,按照“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平等互利、合作共建”的原則,引導各產業成立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支持各行業協會常態化開展產業沙龍、企業家座談會等活動,鼓勵產業鏈上的企業相互配套、合作共贏,推動各產業鏈大中小、產供銷、上中下游企業協同發展。

第二十九條 豐富園區配套服務體系。優化產業園配套服務在房屋租賃、物業管理、停車收費等方面實現相關收費比照同類地區最優。打造常規公交(快、干、普、支、微)、定制公交出行響應型公交等不同公共交通產品組合,形成“外達””“周連”“內通”的交通體系。

第三十條 建立生產經營服務專員制度。為每個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配備 1名生產經營服務專員,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待竣工驗收后,由工程建設審批服務專員將項目投產運營服務工作移交給生產經營服務專員,全面開展助企服務工作。優化“西咸政企通”平臺功能,為企業提供“24小時不打烊”專屬服務。根據《西咸新區企業投訴協調辦理實施細則》規定,開展企業訴求“清障行動”,做到“接訴即辦、銷號管理、雙周清零”,提高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自2023年2月20日起施行,由西咸新區投資合作局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咨詢服務電話

西咸新區投資合作局:029-3358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