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8月22日,作為國家能源集團在西北區域打造的最大科創產業基地,總投資50億元的國家能源集團西北能源創新發展基地項目簽約落戶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為新區新質生產力的加速形成注入新動能。
西咸新區黨工委書記楊仁華、管委會主任齊海兵,國家能源集團陜西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國家能源集團陜西分部主任何深,國家能源集團陜西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國家能源集團陜西分部常務副主任彭東銘,黨委委員、總會計師鐘浩波,秦漢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周東出席。
致力打造四鏈融合發展基地
國家能源集團西北能源創新發展基地項目總投資50億元,選址于上林路以東、渭城四路以西、蘭池四路以南、咸銅線以北區域。距高速出入口4.5公里,距機場10.8公里,區位條件優越。
基地規劃公共服務區、科創總部研發區、科技產業孵化區、綜合能源島、鐵路物流裝備區五大功能分區,分三期建設,建成后將成為集科研、培訓、科技孵化、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于一體的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發展基地,并將成為一座“零碳園區”,推進新區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
項目一期總投資超過20億元,主要建設科創基地、低碳研究院、氫能創新中心、智慧綜合能源島、公共服務區等功能板塊及相關配套設施。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帶動就業崗位1000余個,引入教授專家人數不低于百人。
根據規劃,基地的科創總部研發區建成后將導入國能集團各產業板塊研發資源,包括國家能源集團化工公司、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龍源電力、氫能公司、陜西電力公司等多家單位都將入駐。科技產業孵化區則將主要圍繞科研成果小試、中試,電力、化工、采掘等裝備與技術的高端產品與材料制造;綜合能源島將打造地熱站、氫能、光伏光熱站、地源水源熱泵站、微風發電、多模態耦合站等設施;鐵路物流裝備區則包括物流裝備站及配套設施。
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
西咸新區作為全國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積極發揮先行先試作用,承擔了包括國家碳達峰試點在內的二十余項試點任務。
2021年省委省政府決定建設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并將總窗口設在了西咸新區,極大地提升了新區的創新發展活力,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截至2023年底新區共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61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970家,分別是2020年底的18.1倍、6.6倍。
聚焦能源產業,西咸新區大力發展“4+1”產業體系,區域內能源領域的發展已步入快車道。新區入區企業隆基綠能作為光伏行業的龍頭企業,多次打破世界紀錄;西安市超三分之二的氫能產業企業在新區聚集;在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清潔供熱技術等新型技術的推廣上,西咸走在前列……
正是這樣蓬勃發展的產業大環境與良好的營商環境,引來了國家能源集團西北能源創新發展基地這個“金鳳凰”。國家能源集團陜西公司項目負責人介紹,“在前期的調研過程中我們了解到,西咸新區相關產業鏈完善,擁有西部創新港等創新和人才資源,近年來又推出了‘校招共用’三池一機制、‘先使用后付費’等多項改革舉措,非常符合我們的項目定位。”
政企雙向奔赴謀共贏
招商引資是西咸新區的“一號工程”。為推動項目簽約,秦漢新城領導班子多次赴北京與國家能源集團洽談項目細節。
“在前期的洽談中,除了介紹區域內的優勢資源,我們對于企業方的需求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無論是關于能源產業發展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還是關于‘雙碳’戰略目標的實現,隨著本次項目落地,未來雙方的合作機遇還有很多。”秦漢新城相關負責人說。
“該項目與新區整體產業規劃契合度高,除了氫能、光伏等相對成熟的產業鏈,新區在低碳、環保等方面承擔著多項國家級試點任務,政策、產業方面的支持力度大,合作前景廣闊。”西咸新區投資合作局局長孫濤表示,“我們將在項目后續落地的過程中全力支持,保證項目盡快入駐。”
世界500強第76位的骨干央企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家能源集團)是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和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重組成立的中央骨干能源企業,2017年11月正式掛牌,是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示范的試點企業,2023年世界500強排名第76位。
國家能源集團在陜西省經營煤炭、電力、熱力、鐵路、煤化工、電力營銷、煤炭運銷等能源及相關業務,涉及陜西公司等15家二級單位及所屬企業。本次在西咸新區規劃建設的項目,充分利用大西安豐富科教創新資源,積極探索轉型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符合集團科技創新導向和總體布局,是國家能源集團建設世界一流清潔低碳能源科技領軍企業的具體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