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西咸新區建好“秦創原”總窗口 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入圍

1月3日,“中國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單公布,《西咸新區建好“秦創原”總窗口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名列其中,該活動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主辦,已連續舉辦14屆,入選的創新案例具有較高的示范引領和推廣價值,改革實踐更具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等特點。

《西咸新區建好“秦創原”總窗口 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案例聚焦西咸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建好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為抓手,持續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不斷做實見效成勢的好做法,重點聚焦體制機制改革、優化創新生態、加強聚集創新資源、建立健全成果轉化體系和大力推進協同創新等五個方面。

新體制:點燃總窗口創新活力

2022年2月,西咸新區結合發展實際,全面啟動體制機制改革,按照“新區抓全面、新城強發展、街鎮強治理”的思路,加大對新城的放權授權力度,賦予新城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創新權限,為秦創原總窗口建設提供堅實體制機制保障。

改革后的西咸新區全面統籌直管區范圍內19個街鎮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職能,將原有的“新區—新城—鎮街”三級管理模式,優化為“新區—新城經濟發展”+“新區—鎮街社會治理”兩級管理模式,加強鎮街履行相應政府服務和管理職能,大幅縮減新城社會治理職責,增加其經濟管理權限,讓新城集中精力抓秦創原建設等經濟工作。

新區還成立了秦創原建設領導小組和招商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科技創新和新經濟局、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并在5個新城設置了分支機構,為秦創原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新體制激發新活力,截至2022年年底,西咸新區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2137家、同比增加140%;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90家、同比增加120%;完成登記技術合同交易額135.02億元,同比增加30%;引進重點項目213個,成果轉化企業305家,初步形成了秦創原現象、營造了秦創原生態、探索了秦創原模式、打造了秦創原板塊。

優生態:打造創新生態“熱帶雨林”



去年11月,全省首個自動駕駛小巴在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正式投入運營,引發眾多市民關注。這既是新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新區持續優化創新生態的重要成果。

2022年,西咸新區持續擴充科創載體、完善政策體系、強化金融支持和提升服務水平,著力打造“熱帶雨林式”的科創生態體系,共建設秦創原科創生態島等科創載體93個;打造總窗口“1+N”政策體系,發起設立總規模107億元17支秦創原科創基金;健全“1+5+N”科創服務體系,讓創新活力不斷迸發,助力更多的創新種子在這里萌芽。

聚資源:不斷強化創新核心支撐力

自2021年3月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啟動建設以來,西咸新區全力推進秦創原企業上市,先后出臺了《推進企業上市掛牌若干措施》《支持企業上市掛牌融資獎補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了企業上市孵化中心,服務推動17家企業入選省級上市后備企業庫,同力重工等企業成功上市。

2022年12月21日,灃西新城轄區企業陜西源杰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源杰科技”,代碼:688498)正式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這也是秦創原總窗口首個科創板上市企業。

還有西部超導、西部輕研等總投資1175億元的115個重點項目落戶新區;發起設立陜西電子信息產業創新聯盟,西圖數聯等5家單位被評為全省首批新型研發機構;成立人才大市場,打造39支“科學家+工程師”隊伍、32支新雙創隊伍,組建科技經紀人隊伍96人……這些都在印證著各類創新要素正在向西咸新區加速聚集。

促轉化:筑牢創新發展根基

去年12月29日,秦創原創新生態城一期項目首批主體實現封頂。這是全省首個以構建“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創新生態體系為特色的大型產業園區。

此前,灃東國際智能科創園和灃東智能制造創新園項目一號、二號廠房主體結構也已封頂。其中創新園未來可入駐企業超百家,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超30億元,年納稅2億元,帶動就業3000余人,吸引高層次科技研發人才與管理人員500余人。

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西咸新區編制發布了《秦創原總窗口產業布局總體方案》,著力構建“1帶+10園區”的產業空間布局和“3+7+N”的產業結構布局,發揮各類孵化器對于產業培育的積極促進作用。今年以來共新增孵化器及加速器8家,創建省級以上眾創空間5家。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首次發布《西咸新區科技計劃指南》,實施秦創原總窗口“揭榜掛帥”項目37項。這些項目建成后將有力推進科技成果項目“孵化轉化產業化”。

強協同:持續擴大示范效應

總投資28.4億元的秦創原立體聯動孵化器總基地位于灃東新城,分為立體聯動孵化器起步區、立體聯動孵化器產業承載區、綜合配套區三大功能區。既是省市級重點項目,也是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重要載體和全省孵化器的示范樣板。

圍繞區域創新發展需求,秦創原立體聯動孵化器總基地持續深化校地合作,探索出“在港孵化+飛地轉化”等創新模式,全面貫通科創孵化資源,為優質孵化平臺及科創企業提供全方位保障。目前共有6個地市的優勢項目、10家高校的科技資源在這里匯集。

2022年,西咸新區大力推進協同創新,擴大秦創原由“勢”轉“能”效應。深化與省屬部門合作,省屬國企新注冊落戶8家,國企創新中心累計落戶17家;深化與各地市合作,寶雞、咸陽、榆林等6地市飛地孵化器先后在總窗口掛牌運營;與西安市7個園區、孵化器共建首批協同創新基地;西咸新區作為秦創原總窗口,還亮相紐約時代廣場向全球推介。

下一步,西咸新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力加速推動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提升聚合力、輻射力,培育更多科創項目、科創企業,作好“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為建設科技強國作出更多西咸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