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14個項目晉級總決賽,專家智庫現場簽約,6月9日上午,2023年中俄工業創新大賽中國賽區決賽在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圓滿收官。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徐文立、西咸新區黨工委書記楊仁華致歡迎辭。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副主任羅發明,原總裝備部電子裝備局局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技委副主任委員徐步榮,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仝保亞,灃東新城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姚海軍等出席活動。
徐文立在致辭中表示,中俄工業創新大賽作為中俄兩國在工業領域共同舉辦的重要創新賽事,為兩國工業創新合作提質增效增添了新亮點。希望通過大賽這一平臺,加強創新項目交流,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應用,同時積極培育開放包容的科技創新發展環境,著力構建優質高效的人才交流合作機制,進一步推動中俄兩國工業領域深度合作。
楊仁華在致辭中表示,希望通過本次賽事孕育出一批優秀的創新項目、涌現出一批優秀的創新創業青年,為推動中俄兩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注入強勁動力。西咸新區將為每一位來新區創新創業、投資發展的朋友提供最優的服務、最好的環境,努力把西咸新區打造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具有重要影響的創新高地、創業福地。
隨后,徐文立、楊仁華為獵鷹-開創復雜環境下的無人機防控新時代、光影感知-快速三維傳感技術助推第四次工業革命、超純凈泵-國內無軸承電機開拓者、機器聽覺-智能空氣聲吶聲音監測系統等四個榮獲一等獎的項目頒獎。
灃東新城管委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簽訂《中俄絲路創新園建設和發展智庫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工業通信業智庫聯盟、產業聯盟的資源優勢,建立中俄工業通信業專家信息庫,為中俄絲路創新園發展儲備專家資源,并聯合知名科研院所共同為園區量身打造發展規劃,進一步提高中俄絲路創新園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本屆大賽以“創新驅動 智勝未來”為主題,圍繞電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數據及應急產業等領域,在全國范圍高校內評選55個項目共計100 余人參加中國賽區決賽。經過激烈角逐,最終共計30個項目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其中,一、二等獎共計14個項目晉級中俄總決賽,將與俄羅斯賽區決賽晉級的14個項目進行最終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