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日,省科技廳公布了“2022年陜西省瞪羚企業名單”。陜西太合智能鉆探有限公司、西安圣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陜西三毅有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西咸新區29家企業入選,為新區創新發展增添動能。
瞪羚,一種善于跳躍和奔跑的羚羊。
在科技領域,人們稱呼高成長型企業為“瞪羚企業”。它們技術含量高、成長速度快、盈利能力強、產業模式新、發展潛力大,是創業板上市企業梯隊培育的主要通道和區域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此次29家企業入選省級名單的背后,離不開西咸新區培育的“瞪羚”成長生態。
近年來,通過實施培育認定領域“放管服”改革,西咸新區將“被動獎勵”變為“主動培育”,制定出臺了《西咸新區科技型企業培育管理辦法》,建立了“西咸新區科技創新服務平臺”,通過簡化科技型企業培育認定程序、縮減入庫認定標準、創新政策前置支持等措施,搭建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便捷通道,以更好適應瞪羚企業發展特點。同時加快實施科技型企業“登高、入規、晉位、上市”工程,構建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上市企業(獨角獸企業)”全生命周期培育鏈條,進一步激活市場主體活力。
太合探鉆:一年實現產值近翻番
“這是對我們在技術創新領域的又一次認可,再次的激發了我們的自主創新動力”,對于此次入選,陜西太合智能鉆探有限公司(簡稱“太合智能”)負責人表示。
落戶在灃東新城信息產業園的太合智能是一家集智能鉆探裝備研發設計、生產加工、鉆探工程與技術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除掌握千米定向鉆機自主核心技術外,還擁有50多項專利,是國內煤礦瓦斯定向鉆裝備領域技術最強、規模最大、新產品推出最多的民營領軍企業。其自主研發的ZYL-25000D型千米定向鉆機達到業界頂尖標準,讓國產千米定向鉆機進入國際領先行列。
太合智能2020年實現產值2.6億元,2021年實現產值5.1億元,一年翻了近一番。一邊是營收的增長,一邊是成本的下降,西咸新區連續5年的廠房減免優惠政策,讓太合智能節省廠房租賃成本2000萬元左右。這“一升一降”帶來的巨大實惠,也極大提振了企業發展的信心。
圣泰金屬:五年占據國內市場前三
2017年落戶空港新城臨空產業園的西安圣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簡稱“圣泰金屬”),是一家由教授和行業精英共同成立的新材料高科技企業,致力于生物醫用、航空航天鈦及鈦合金板、棒、絲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成立短短5年,圣泰金屬生產的生物醫療用鈦材就進入了國內市場份額前三,而強大的研發能力是支撐該公司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2019年,公司成立了“先進功能新材料研發中心”,聚集中科院及國際國內多為材料專家,在新材料領域開展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與應用推廣。目前公司擁有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15項,產品各項指標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并與國內外60余家客戶建立了合作。
“此次入選瞪羚企業,讓我們創新發展信心倍增”。圣泰金屬負責人表示,公司將努力打造國內醫用及航空航天緊固件用鈦材生產基地,成為國內生物醫用鈦材細分領域領軍企業,躋身國際一流醫用鈦材制造商行列。
三毅有巖:突破國外技術壟斷
位于秦漢新城的陜西三毅有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三毅有巖”),是亞洲最大、全球第二的銥坩堝及銥制品生產企業。由于銥制品生產加工技術精度高、難度大,相關技術長期以來被國外壟斷。
三毅有巖不斷攻克難題、突破壁壘,其研發的人工晶體行業銥坩堝,為全球光電、通訊、氫燃料電池等領域提供銥靶、銥電極,為火箭噴嘴銥涂層提供特種銥靶,為深空探測器中核電池提供銥防護殼,為醫療領域提供銥192靶源和心血管支架手術中的銥鉑標記環。目前,三毅有巖已經占據國內市場90%以上的份額,成為銥坩堝制品細分加工領域的亞洲“領頭羊”。
三毅有巖副總經理梁向鵬坦言,企業能夠實現良好發展和秦創原總窗口的支持是分不開的。近年來公司獲得新區新城專精特新獎勵等各類補貼總計達400多萬元。未來公司將通過深耕細分產品領域把企業做精做強,助力“中國制造”加速向“中國智造”轉變。
下一步,西咸新區將對總窗口的政策體系進行再優化,努力打造西部最優的營商環境,為企業家提供最好的服務,持續策劃發布細分領域專項政策,進一步精簡審批流程,落實“容缺受理”,迅速細致做好兌現工作,用真金白銀幫助企業和市場主體擴大生產、增強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