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進一步做好大學生服務工作,幫助大學生了解社情民情政情,積累工作經驗、提升綜合能力。2025年大學生到新區機關見習工作共組織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等本地5所高校的20名優秀大學生到新區19個部門開展見習。
目前,見習歷程已過半,大學生們都在忙碌且充實的工作中學有所獲,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伙伴們的體驗和感悟吧!
以星夜為筆,書寫人民至上
西安交通大學 張彥翔
教育體育局

學習西安市教育政策經驗
七月流火,西咸新區的蟬鳴中,我以政務見習生的身份走進教育體育局的走廊。映入眼簾的是兩面鏡子:一面是黨員的“初心鏡”;一面是工作人員的“服務鏡”,當“以為人民服務為己任,牢記初心使命解民憂”的大字躍然鏡中,那些曾經在文件里生硬的政策條文,忽然有了具體的重量。這段日子,我如同執筆的畫師,在基層的素絹上描摹著政務工作的肌理,既見墨色淋漓的挑戰,更悟丹青背后的初心。
初到單位,連續5天科室的燈光總在子夜時分依然明亮,部門的前輩們滿眼通紅卻筆耕不輟。這些場景讓我懂得:基層工作者的“夜以繼日”,不是簡單地加班加點,而是將“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熔鑄成守護公平的銅墻鐵壁。當我也親身投入服務,聽到家長那一聲由衷的“感謝”,方知“為人民服務”五個字背后的溫度和質量。
下班時分,我再次路過燈火通明的辦公區。那些伏案工作的身影,像極了夜空中的星辰——或許單顆星的光芒微弱,但當無數顆星匯聚,便能照亮整個教育的蒼穹。此刻,我更加明白:所謂“初心使命”,就是把“人民至上”四個字,寫進每個晨昏的堅守里,刻在每項政策的細節中。
從法條到車間的“標尺”校準之旅
西安交通大學 王晨曦
市場監督管理局

前往建筑保溫材料企業開展“雙隨機”檢查
7月17日,我踏入西咸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質量發展監督管理處實習。初覺部門名稱是術語,隨老師梳理職責清單方知,電動自行車國標等民生關切皆在其列,真切體會到“人民政府”在巡查報告中守護民生的分量。
本周深刻感知監管工作需理論實踐緊密銜接。帶教老師指導我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從責任認定到召回機制,法律為監管劃清邊界。結合劣質商品查處案例,“禁止摻雜摻假”等條文不再是冰冷文字,而是守護公平的“標尺”。隨趙、柳老師深入基層,參與紙制品、建筑保溫材料及電動自行車聯合檢查。在保溫材料廠,企業對新國標環保要求“改不起”的感嘆,讓我領悟監管既要嚴守底線,也需體諒難處,思考推動梯度整改機制的可能。電動自行車檢查中,商家對舊電池回收資質的茫然,暴露了安全隱患,警示我有效監管需多方協同,任一環節疏漏皆可釀成后果。
這一周,每一次現場檢查都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現實“校準”。法條在具體場景中的應用,使其真正成為保障質量、維護權益的屏障。我深刻明白:真正的市場監管絕非伏案批文,而是深入企業與車間,用雙腳丈量市場。政策與現實的碰撞,更讓我理解了“放管服”改革的深意——監管的終極目標,是規范市場以促其健康發展。
扎根泥土 感知農情
西北大學 付子涵
基層工作部

前往秦漢新城果園三季家庭農場調研
很榮幸能夠在西咸新區基層工作部的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進行暑期政府見習,短短幾日,我從忐忑不安的小白,逐漸對基層農業工作有了深刻而具體的認識。初入崗位,我先從熟悉業務入手,通過瀏覽官網理清了新區各內設機構的職能分工,也明確了所在科室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等方面的具體職責。同時,我一邊利用空閑時間補充農業經濟學知識以夯實基礎,一邊研讀學習過往項目材料,如2022年第一批省級家庭農場專項項目,對工作項目的運作流程與財政規范形成了較為清晰的脈絡。隨后,我參與了西咸新區農村集體經濟合同按照“合理性”審核意見需要整改合同情況的統計工作,發現存在部分土地因歷史遺留問題導致價格嚴重偏離且一直未被糾正,這使我深刻認識到基層村干部必須懷揣“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勇于擔當、不避繁難,真正將村民集體利益置于首位。此外,我還前往秦漢新城的果園三季家庭農場和大農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進行了實地調研,通過填寫調查問卷和了解經營情況,我既看到了家庭農場和合作社對農業發展的積極作用,也真切體會到農民“賣不上價”“掙錢難”的現實困境。這些見習經歷讓我明白,基層工作既要懂政策、熟業務,更要接地氣、知民情,所以我會帶著這份感悟繼續努力,繼續以務實的態度投入見習工作,在實踐中錘煉服務群眾、解決問題的真本領。
幕脈心耕 文載成長
陜西中醫藥大學 劉力天
教育體育局

群眾窗口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從書聲瑯瑯的大學課堂邁入教育局肅然沉靜、公文如山的辦公室,我仿佛踏入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這里沒有講臺下的明亮眼睛,卻時刻跳動著維系萬千校園運轉的深沉脈搏。初期,我主要承擔檔案整理、數據錄入、文件流轉等基礎工作。面對堆積的文件、繁復的表格和嚴謹的規章,我曾短暫困惑:這些日常的瑣碎,如何與校園里生動的教學場景相連?隨著工作的深入,這份困惑正逐漸轉化為清晰的認知。當我在檔案庫中逐字核對學籍信息,一絲不茍地確保信息的準確無誤時;當我旁聽會議,記錄下教育工作者們為解決基層學校困難而進行的細致討論時;當我在指導下草擬一份暑期活動通知,字斟句酌力求清晰可行時——我開始真切感受到:每一份流轉的公文、每一次精準的數據核對、每一項看似平常的制度要求,都是龐大教育機器得以精密運轉的微小卻不可或缺的齒輪。它們默默支撐著校園的秩序,為無數孩子的學習與成長鋪設著無形的軌道。我正逐漸理解,教育的偉業,不僅閃耀于三尺講臺之上,也深植于這些靜默而嚴謹的后臺支撐之中。尤其觸動我的是近期參與的暑期安全工作部署。從一份份通報和研討中,我深刻體會到教育行政工作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感。那些嚴謹甚至略顯“冰冷”的條款,字里行間分明是對“安全”與“成長”最細致入微的守護。這讓我對“教育”的內涵有了更立體的認識——它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全方位保障學生健康成長的系統工程。
見習尚在進行中,回望辦公室的門,內心比初來時更添一份敬重與思考。每一天的工作,都讓我更清晰地感知到,這卷帙浩繁的行政事務,其核心指向始終是那一張張年輕的面孔——在幕后的支撐里,傾聽著未來的心跳,守護著成長的每一步。這段旅程,仍在繼續,期待更深的體悟。
礪行見微光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楊 欽
社會事業服務局

完成文檔校對和統計表格制作
自17日踏入政府機關見習至今,時間已過半。時光雖短,卻讓我對政府工作、公共服務有了更真切、更溫暖的初體驗。這里的每一位老師都給予了我極大的包容和耐心地指導,老師們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春風化雨般的待人方式,本身就是一堂生動的“入職第一課”。
我的工作內容目前主要集中在文字材料的整理、校對以及部分表格數據的錄入、核對上。這些工作看似基礎,甚至有些瑣碎,卻讓我深刻體會到政府工作運轉的基石所在。“細微之處見真章”—每一份清晰準確的表格,每一份規范無誤的文件,都是后續決策、執行和服務的堅實基礎。核對數據時,我明白了“精準”二字在政府工作中的分量。這些看似“打下手”的經歷,讓我對“嚴謹”“規范”“責任”這些抽象詞匯有了具象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這段見習讓我對“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有了更直觀地感受。我看到老師們面對繁雜事務時高度的責任心,處理文件時的全神貫注,解答群眾疑問時的耐心細致,同事間協作時的默契高效,都無聲地詮釋著公職人員的擔當。身為參與其中非常基礎的一環,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并從中學習、成長,內心無比充實和榮幸。
行至中途,收獲已豐。我感恩老師們的悉心指導與溫暖關懷,珍惜在每一個細微工作中學習鍛煉的機會。接下來的見習,我將繼續保持這份學習的熱情和嚴謹的態度,更深入地觀察、更用心地體會,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汲取不平凡的養分,為未來的成長打下更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