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進一步做好大學生服務工作,幫助大學生了解社情民情政情,積累工作經驗、提升綜合能力。2025年大學生到新區機關見習工作共組織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等本地5所高校的20名優秀大學生到新區19個部門開展見習。
見習工作已圓滿收官,大學生們在各部門導師的悉心指導與自身勤學實干中取得豐碩成果。接下來看看這五位同學的心得吧!
淬煉成長路,點亮人才夢
西北工業大學 王璟軒
組織人事部

整理并匯總新區各類人才數據
于西咸新區組織人事部人才辦見習的這段時光,是我人生中極為寶貴的經歷,為我照亮職業與個人成長之路。在領導悉心指導下,我參與多項重要工作,收獲頗豐。
在人才辦同事前輩們的指導下,我完善了人才工作先進經驗分析報告,大量收集園區企業數據,面對繁雜數據,經反復摸索,學會分類、篩選與分析,挖掘出產業結構問題并提出建議,這些建議為園區發展規劃提供了參考。參與“先投后股”會議,讓我深刻領會政府在推動科技創新與企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拓寬了視野,深入了解政府、企業和投資機構的互動關系。在學習撰寫文件報告過程中,從最初的迷茫,到學會收集資料、分析問題,并用準確簡潔語言表達觀點,我的寫作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見習期間,我與辦公室同事深入學習《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使我養成節約習慣,理解其對建設廉潔政府的重要意義。
這次見習全方位鍛煉了我,在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上均取得進步。展望未來,我希望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深耕人才工作領域,為吸引和培養優秀人才貢獻力量,不斷學習提升綜合素質,迎接未來工作挑戰。
從管理到服務的城市見習啟示錄
西北工業大學 齊心悅
城市管理和交通運輸局

參與城市管理檢查工作
在這個暑期,我有幸能來到西咸新區城市管理與交通運輸局見習,作為一名研二的學生,馬上要面臨擇業就業的問題,能夠擁有一次在機關見習的機會,讓我對未來就業有一定的規劃以及積累相關的經驗,更是一次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的重要途徑。
西咸新區是國家級新區,成立于2014年,承擔著創新城市發展方式、推動西咸一體化的重要使命。實習過去的一周,指導老師耐心為我介紹了西咸新區相關發展歷程以及未來規劃,讓我了解到新區科技賦能產業發展以及秦創園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新興產業等建設部署,以及城市管理與交通運輸局的管理職責和范圍。
我主要的工作是完成日常公文處理、信息收集以及處理工作,辦公室的氛圍很好,指導老師耐心。我慢慢體會到,城市管理真的不只是“管人”“罰人”,更多時候是在想辦法“服務人”“幫人解決問題”。我看到同事們接到市民投訴或者建議時,都非常耐心地聽,認真地記,想辦法去協調解決。有時候一個問題可能涉及好幾個不同的部門,就得反復溝通、商量,找出最合適的解決辦法。這讓我理解了,好的管理其實核心是服務,是把老百姓的困難和需求放在心上。在剩下的見習時間里,我要更加積極主動地完成指導老師布置的任務,耐心學習,積累經驗。
一個機械學子的產業生態啟蒙課
西安交通大學 劉 賀
先進制造業促進局

復核陜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材料
第一周,通過研讀《工業經濟匯編》和灃西新城調研,初步理解了政府如何服務制造業發展;隨后的第二、三周,我專注于2025年陜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協助申報復核工作。面對西咸新區五大新城企業的申報材料,我的任務是嚴格根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標準對兩百多家申報企業的申請書及佐證材料從專業化指標(營收情況)、精細化指標(管理情況)、特色化指標(品牌發展)以及創新能力指標(研發投入)四大方面進行內容校對,對材料合格的企業予以推薦,對存在問題的企業及時反饋并二次復核,審批完成后進行蓋章簽字并向上級單位送審。這一過程讓我深刻體會到:政務嚴謹性直接關乎政策落地的公平性。
在翻閱數百份材料的過程中,我意外走進了課堂外的“中國制造現場”。一家幾十人的小廠多年來專注齒輪研發,卻不知如何匹配佐證材料;某新材料公司憑兩項專利打破國外壟斷,卻在材料中疏于闡明技術價值。這些鮮活的案例讓我看到:無數中小企業在細分領域的執著深耕,恰是中國制造的根基。它們往往精于技術卻疏于表達,從而使得政府扶持不能精準落地,而政策審核正是幫其梳理價值、對接資源的橋梁。
當最終將審核通過的材料分類歸檔時,零散的企業信息逐漸拼合成區域制造的生態圖景:精密加工集群的技術短板、新能源配套企業的快速成長、傳統工廠的轉型困惑盡收眼底。這讓我理解到,政府推動的“專精特新”培育計劃,實則是以政策為線,串起散落的產業珍珠。作為機械學子,我曾聚焦實驗室里的技術參數;如今在政策與企業的交匯處,終于讀懂:中國制造的崛起,既需要尖端技術的突破,更離不開萬千中小企業在各自賽道里的精進堅守。這份認知將指引我以更務實的視角投身專業學習。
見習生的政務素養孵化筆記
陜西中醫藥大學 王馨研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交叉比對文件條款與數據條目
在西咸新區資規局的見習的這段時間,在各位老師的悉心指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積極投入工作,認真完成各項任務,收獲豐富而具體。
我的日常工作主要集中在協助文件資料的收集、整理與歸檔上,這讓我對機關運轉的基本流程有了初步認識。此外,我有幸參與了一些會議的籌備和現場協助工作,親身感受到了會務組織的細致與高效。老師們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深深感染了我。他們高度的責任心和一絲不茍的態度,讓我對政府工作的規范性與責任感有了切身地體會。
這段實踐經歷也切實提升了我的能力。通過處理公文,我熟悉了基本流程,掌握了規范的格式要求和歸檔要點。在日常操作中,還積累了不少提升效率的辦公軟件實用技巧,信息處理能力明顯增強。與老師們的交流和工作中的簡單交接,鍛煉了我清晰表達和準確理解的能力。處理基礎工作更培養了我的細致、耐心和責任心。
對于接下來的見習和學習,我充滿期待。我將繼續保持認真細致的態度,高質量完成每一項任務。主動觀察學習,勤于思考鉆研,不斷提升綜合能力。更重要的是,我會認真梳理總結這段寶貴經歷,努力將所見所學內化為自身成長的養分,為未來的職業道路打下堅實基礎。
珍惜當下,腳踏實地,我定不負這次難得的見習機會。
基層教育治理的精密與溫情
西北大學 張心玥
教育體育局

進行日常文件傳輸管理工作
在西咸新區教育體育局綜合辦公室的見習時光轉瞬即逝,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政府工作的嚴謹與溫度,也在實踐中收獲了寶貴的成長。作為見習生,我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收發文件、整理資料以及協助處理辦公室其他事務。雖然看似基礎,但每一項任務都讓我對政府部門的運轉有了更直觀地認識,也讓我在點滴積累中提升了綜合能力。
一是嚴謹細致,于平凡處見真章。文件收發是連接各部門的重要紐帶,我深刻體會到“細節決定成敗”的含義。初次接觸公文時,我曾因不熟悉流程而手忙腳亂,但在同事的耐心指導下,我逐漸掌握了分類登記、加急標注等技巧,甚至能主動優化文件傳遞路徑。整理資料時,我學會如何通過科學歸檔提高查閱效率,更從一份份政策文件中讀懂基層教育體育工作的規劃與落實。這些經歷讓我明白,政府工作的價值往往藏在“認真”二字里——唯有嚴謹,方能保障政務高效運轉。
二是團隊協作,在融洽中習得智慧。綜合辦公室的氛圍輕松而溫暖,同事們既專業又親和。每當遇到難題,大家總會主動伸出援手:老師會以“老帶新”的方式教我如何使用系統辦公,前輩們則通過案例分享傳授溝通技巧。記得一次籌備會議時,團隊分工默契、互相補位,最終圓滿完成任務。這樣的環境讓我領悟到,政府工作十分需要協作與溫度的藝術。我也逐漸學會以更從容的姿態對接其他部門,在待人接物中做到禮貌而不失分寸。
三是知行合一,以實踐豐盈理論。作為初入職場的新人,我始終抱著“邊做邊學”的態度。從最初被動執行指令,到后來能主動預判需求——比如提前整理好會議材料、梳理待辦事項清單,這種轉變離不開同事們的言傳身教。更難得的是,通過參與旁聽工作會議,我看到了政策文本背后的民生關切,也對“服務型政府”的理念有了更深地理解。
這段見習經歷如同一扇窗口,讓我懂得了公共管理的復雜與魅力。未來,我將以更扎實的作風精進業務能力,永葆虛心學習的態度,努力在服務社會中實現個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