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進一步提高居民垃圾分類意識,推動垃圾分類工作深入開展,4月18日,崇文佳苑三區垃圾分類投放點一派忙碌。身穿紅色馬甲的工作人員正手持分類鉗,一邊幫居民檢查垃圾袋,一邊親切地提醒:“李阿姨,大棒骨不是廚余垃圾,要放進其他垃圾箱!”這是崇文鎮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在垃圾桶旁開展現場指導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營造綠色環保的社區環境。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身穿統一標識的工作服,熱情地向過往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手冊,并結合手冊內容,詳細講解垃圾分類的標準和方法。“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果皮菜葉等容易腐爛的生物質廢棄物;可回收物有廢紙、塑料瓶、金屬制品等,這些回收后還能重新加工利用……”面對居民提出的疑問,工作人員耐心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分類知識傳遞給大家。
除了理論講解,工作人員還親自示范正確的投放方式。他們站在分類垃圾桶旁,手把手指導居民將手中的垃圾準確分類投放。“以前總是搞不清楚廢舊電池屬于什么垃圾,今天聽了講解才知道,這是有害垃圾,以后一定會正確投放。”參與活動的居民李阿姨說道。通過現場實踐,居民們對垃圾分類有了更直觀的認識,紛紛表示會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
“剛開始看到四色垃圾桶就發懵,多虧小王拿著實物教我辨認。”剛晨練回來的張大爺指著宣傳圖冊上的對比圖說道。“現在連孫子都會監督我破袋投放了。”72歲的陳奶奶笑著說。從“嫌麻煩”到“成習慣”,從“獨角戲”到“大合唱”,這場發生在垃圾桶邊的文明接力,正悄然改變著城市肌理,讓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大敘事,具象為千家萬戶觸手可及的美好日常。
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居民掌握了垃圾分類知識,更增強了大家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培養了大家垃圾隨手分類的好習慣。下一步,崇文鎮將持續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和指導力度,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更多居民參與到垃圾分類行動中來,共同為建設美麗家園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