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今年以來,釣臺街道堅持以議事協商為抓手,全面推廣“友鄰議事坊”品牌,通過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精準服務,推動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高效解決,探索出一條具有釣臺特色的基層民主實踐新路徑。
破解“停車難”,議事平臺凝聚居民共識
康定和園社區作為典型的回遷小區,長期面臨停車位緊張、充電設施不足等問題。為此,康定和園社區黨支部牽頭,組織物業、居民代表、第三方企業召開“友鄰議事會”,通過“線上問卷+線下走訪”廣泛征集意見。經過充分協商,最終在小區二期新增3處智能充電區,配備36個防水防曬充電樁,并安裝智能掃碼系統,實現“掃碼即充、安全便捷”。改造后,居民充電難題得到緩解,社區環境顯著改善。

守護“乘梯安全”,協商議事助推民生保障
天福和園社區電梯投訴頻發,居民對出行安全憂心忡忡。釣臺街道天福和園社區迅速響應,聯合市場監管局、灃西灃源會機電公司(維保單位)、物業及居民代表召開專題議事會。經過協商,維保單位對轄區電梯開展“地毯式”排查,發現控制系統老化、門機磨損等隱患12處。隨后,社區督促責任方制定維修計劃,更換老化部件、升級安全系統,并建立“電梯健康檔案”,實現動態監管。如今,電梯故障率顯著下降,居民滿意度大幅提升,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區,安全不留隱患”。
打造“議事長廊”,激活社區治理新空間
為拓寬民意收集渠道,釣臺街道白馬河路社區創新利用小區閑置空間,將紅磚柱廊改造為“議事長廊”。長廊綠植環繞,設有便民長凳,墻面“聽民意 解難題 聚民心”的標語彰顯服務理念。這里既是居民納涼聊天的好去處,也是社區干部傾聽民聲的“流動辦公室”,成為釣臺街道“開放式治理”的亮麗名片。
從“充電樁落地”到“電梯安全升級”,再到“議事長廊”,釣臺街道“友鄰議事坊”品牌始終以“有事好商量”為宗旨,構建起“需求收集—民主協商—精準落實—群眾反饋”的閉環機制。今后,街道將持續深化議事品牌建設,推動社區治理邁向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