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在底張街道幸福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樓便民服務中心內,一個看似簡單的文字調整——將“母嬰室”改為“育嬰室”,背后卻藏著社區對民生需求的細膩洞察,從默認母親帶娃到服務所有帶娃家長,一字之差,讓包容與便利真正觸達每一個家庭。
“以前帶娃來辦事,想找個地方給孩子換尿布,看到‘母嬰室’總有點不好意思進?,F在改成‘育嬰室’,終于不用糾結了!”在底張街道幸福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樓,剛給孩子換完衣服的張先生,對著全新的育嬰室連連點贊。從“母嬰”到“育嬰”,僅一字之差,卻打破了服務場景的性別局限,讓便民服務真正覆蓋到每一位帶娃家長。
走進這間育嬰室,不僅空間明亮溫馨,嬰兒床、嬰兒推車、安撫玩具、沙發、茶幾、卡通掛畫,設施更是兼顧實用性與細致度。無論是媽媽哺乳、爸爸換尿布,還是臨時安置孩子,這里都能滿足需求,徹底告別了以往“母嬰室”默認僅限母親使用的尷尬。
之前常有居民反映,爸爸單獨帶娃來辦事,遇到孩子需要護理時,既不方便進母嬰室,又沒其他合適的地方?!鄙鐓^工作人員介紹,正是關注到這一“隱形需求”,社區決定對一樓便民服務中心的空間進行升級。“把‘母嬰室’改成‘育嬰室’,不只是名字的變化,更是服務理念的升級——我們希望打破性別標簽,讓所有帶娃群體都能在這里感受到便利和尊重?!?/p>
如今,這間小小的育嬰室,成了社區里的“暖心驛站”。它用一字之差的細微調整,傳遞出社區服務的溫度,也讓居民在辦事過程中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未來,底張街道幸福里社區還將繼續從居民的日常需求出發,把便民服務做細、做實,讓“家門口的溫暖”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