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10月16日,“家門口的新變化”媒體行活動再啟程,陜西廣播電視臺、三秦都市報、西部法治報、陜西農村報、西安廣播電視臺、上游新聞等省市主流媒體記者走進崇文鎮,實地感受當地鄉村振興強勁活力與民生發展的豐碩成果。
集體經濟“活”起來
上午10時,媒體團來到崇文鎮馬莊村榨油廠。在全新搭建的網絡銷售直播間內,舊包裝的華角村牌菜籽油與新包裝的禾粒嘉菜籽油并列展示,新舊對比間盡顯產業升級軌跡。
2019年,馬莊村“兩委”牽頭創辦集體經濟合作社榨油廠,采用“合作社+農戶”模式生產銷售華角村牌純菜籽油。據統計,去年合作社帶動戶均增收超2000元。今年榨油廠完成生產線升級,“禾粒嘉”品牌應運而生。
走進生產區,濃郁的菜籽炒制香味撲面而來,記者們圍繞生產流程、銷售渠道等問題提問。馬莊村黨支部書記兼合作社負責人石明亮介紹,企業一周前已取得SC認證,接下來將重點拓寬銷售渠道,未來收益肯定會越來越好。

錢包鼓了,村民的生活也更好。在馬莊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活動室,20多位村民吹拉彈唱“各顯神通”。“器材和設備都是村里買的。”石明亮介紹,自2022年示范點建成以來,這里月月有活動。“以前農閑只能曬太陽,現在天天盼著來這兒。”村民張群柱敲著鑼鼓笑容滿面,言語中滿是對當下生活的滿足。
產業融合“興”起來
離開馬莊村,媒體團來到陜西基泰都市新農業有限公司上松苑。滿眼翠綠的生態環境讓記者們連連稱贊,在基泰綠色生態發展研究院的產品展示區,鮮切花、果蔬禮盒、全麥面粉、絲巾等產品整齊陳列,展現出企業多元發展的布局。

“我們的彩掌不僅銷往全國各地,還出口新加坡、日本等國家。”基泰農業運營總監花瑋介紹,企業的鮮切花基地是西北最大的鮮切花生產基地,全部采用現代化種植。同時,企業還出售文創產品,與多位專家合作開展森林康養等相關研究,開展研學等活動,僅去年一年就接待研學、團建300余場次。
在羅漢松文化館,媒體團看到了由黃帝手植柏、老君柏、倉頡手植柏等千年古柏培育的“后代”苗木。作為手握十余項專利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基泰農業正以生態為核心,描繪“農業+文旅+康養”的三產融合藍圖。
在發展過程中,基泰農業以“企業+基地+農戶”模式讓閑置土地“活”起來,通過技術培訓、崗位供給解決轄區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150名固定員工中半數以上來自周邊村子,季節性用工超300人。”花瑋說,企業已累計培訓100余名新型職業農民。

崇文村村民楊思潔之前在外地打工,去年來到基泰農業工作。“現在每天通勤只要10來分鐘,既能照顧家里,工資還比以前高了上千元。”她對這份工作十分滿意。
教育環境“優”起來
隨后,媒體團走進涇河第四小學,作為西安高新一中“名校+”成員校,這所現代化全日制公辦完全小學以高起點、高標準、高配置著稱。剛進校園,教學樓大廳陳列的學生美術作品就吸引了記者們駐足拍照,在副校長田燕子的帶領下,媒體團深入校園各個角落,近距離感受學校的教育氛圍。

教學樓走廊兩側,隨處可見學生的美術和手工作品。二年級的“紅領巾”們正在專注剪窗花,完成后還主動向記者介紹創作思路;智慧鋼琴教室里,四五年級的學生戴著耳機練習鋼琴,不同的曲目、熟練的彈奏互不干擾;書法教室內,孩子們坐在專用桌前描紅字帖,老師不時提醒大家保持正確坐姿……走訪校園各處,記者們不時用手機記錄,對學校的教學理念及教學設施表示肯定。

在校園生活垃圾分類投放亭,二年級三班的兩名學生分享了自己掌握的垃圾分類知識,以及在班級中負責的垃圾投放工作。“如果看到同學不知道怎么扔垃圾,我會主動給他們講分類知識。”學生楊子桐說,如今同學們都養成了不隨意扔垃圾的好習慣。
田燕子介紹,學校始終秉持“五育并舉”理念,將德育、美育、環保教育融入日常教學,“我們希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快樂的童年”。
社區治理“新”起來
媒體行的倒數第二站,是崇文佳苑三社區。作為回遷安置社區,這里的黨群服務中心充滿生活氣息。一樓活動室內鼓聲陣陣,幾位居民正配合音樂打鼓。“我們免費為社區藝術團提供訓練和活動場地,藝術團則會在社區需要時參與公益演出。”社區工作人員介紹,該藝術團如今小有名氣,不僅在比賽中獲獎,還常受邀外出演出。
媒體團逐層參觀服務中心,瑜伽教室、圖書室、棋牌室、健身房等一應俱全,居民在這里閱讀、下棋、練書法。71歲的袁玉明剛剛寫完一幅《聞雞起舞》,他告訴記者,自己練習書法30年,如今是這里的“常客”。

服務中心一樓還留有一間專為公益組織準備的辦公室。“以前社區的事就靠居委會幾個人忙;現在居民、志愿者、社會組織都主動參與,大家一起解難題。”社區黨支部書記梁丹表示,多元共治的社區治理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媒體行的最后一站,是崇文鎮養老中心。該中心位于崇文佳苑八區,建筑面積2093平方米,規劃床位50張,今年7月中旬開始試運營。中心營養餐廳不僅服務內部老人,還明碼標價對外開放,服務周邊社區,日均接待用餐260人左右。
“我們為八個回遷安置小區的老人提供優惠用餐,早餐、晚餐均5元,午餐10元起,保證不限量吃飽。”養老中心業務院長王剛介紹,除了餐飲服務,中心還為小區老人提供生活能力評估、居家養老指導、助浴等服務。記者參觀時,幾位老人正在工作人員的陪伴下做手工,當得知中心專門設置老物件區域、準備布娃娃,通過回憶療法、娃娃療法安撫情緒暴躁的老人時,記者們紛紛點贊。
近年來,崇文鎮以黨建為引領,通過藏糧于地夯實農業基礎、聚焦急難愁盼提升服務溫度、強化系統治理筑牢安全防線,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民生改善、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從鄉村到校園,從社區到養老中心,民生“溫度”持續攀升。“下一步,崇文鎮將繼續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全力推動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崇文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侯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