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創新人才活力。西咸新區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新路徑,與陜西省科協創新建立“陜西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共同體”,通過優化科技創新組織機制,在多元協同創新、科教協同育人、產學研用融合、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積極探索實踐,為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提供有力支撐。
職稱評審改革
打破人才發展桎梏

在秦漢新城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無塵車間里,新一代碲鋅鎘輻射探測器正在批量生產。這里曾面臨人才職業發展通道不暢、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問題,直接影響了企業的引才、留才和用才效果。
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經理郭睿說:“非技術類的技術轉移轉化人才,往往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得到充分的認可、職業發展受限,容易造成人才流失。有了職稱評定后,不單純看論文看學歷,更看重實際促成的技術轉移轉化、合同成交額等業績,有了這樣的標準,對于實干型的人才很有吸引力。”
這場變革源于西咸新區在全國率先破冰的職稱評審改革,針對產業鏈主體話語權不足、評價標準僵化等痛點,共同體技術經理人專委會創新建立產業主導、智庫指導、政府引導的三維評價體系,有效解決了企業人才難題。
陜西省技術經理人協會秘書長王凱介紹:“在省人社廳、省科協以及西咸新區科技局的支持下,陜西省技術經理人協會成為全省首個可以自主開展技術轉移轉化職稱評審的社會團體,評審數量較前幾年大幅提升。”
多維度精準發力
助力民營企業發展
共同體不僅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多人才,還從科創培育、投資促進、金融賦能、助企紓困等多維度發力,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
西安蜂鳥中試科技正處在正式投入大規模量產前進行的較小規模試驗階段,針對企業面臨的風險高、科技成果轉化資金保障有限等問題,共同體與人保財險開展戰略合作,通過開發科技保險產品,制定風險減量管理策略。

西安蜂鳥中試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培棟說:“在共同體的推動下,蜂鳥中試與人保財險開展合作,從專利實施失敗、研發費用損失等方面,為企業發展提供保障,減少企業創新過程中的風險,以科技金融賦能,破解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的‘最后一公里’難題。”
西安愛克斯未來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型數字內容創意企業,針對應用場景少、實現新技術迭代更新慢等問題,共同體支持企業積極探索新場景,助力企業從單一產品逐漸向商業化應用邁進。
公司技術總監田超說:“在共同體數字經濟專委會的支持下,我們建立了科技工作者之家,運用VR大空間技術、AR數字化技術,打造了科學家精神數字展廳,對技術產品推廣幫助作用很大。”

西咸新區科技創新和新經濟局副局長李豐表示:“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過程中,我們統籌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關系,建立產業需求快速響應機制,精準提供創新、產業、資金、人才等‘四鏈’服務,成功解決部門間協調不足、教育內容與企業需求不匹配、人才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問題,構建起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