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年來,西咸新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建一所優一所”“辦一所優一所”,一批家門口的好學校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打造了優質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西咸樣本受到了學生和家長們的肯定。
幼兒園里孩子是“主角”
“混齡”教育讓他們自然成長
創新設計的不會夾手的門,鍛煉動手能力的烘焙課、木工坊,激發孩子們想象力的趣味編程、構建課……在灃西新城第三幼兒園的走訪中,隨處可見“用心”二字,在這里孩子們是“主角”。“泡好的豆子在磨盤中經過碾壓,才是豆制品的第一步……”伴隨著老師的講解指導,孩子們正在實地體驗古法磨豆漿,現場充滿童趣。
“讓孩子在活動中成長,強化孩子的自信心、成就孩子的創造力,更能讓孩子們學會熱愛生活。”一位老師說,該園開展園本主題課程時,也是以孩子們為“主角”,教師以孩子們已有經驗為基礎,將其興趣與課程教育目標相結合,通過游戲的形式組織教學活動。
最能體現孩子們是“主角”的是該園開展的“混齡”教育。所謂“混齡”教育,就是“兒童教兒童”,擴大他們之間的接觸與交往,發揮“大帶小”“小促大”的作用,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們相互影響、共同提高與發展。
幼兒園相關負責人說,在“混齡”環境中,班級中的“家長式”教育模式更能萌發孩子潛藏于心底的責任感,照顧弟弟妹妹們是他們最樂于做的事情,小孩子則以大孩子們為榜樣和目標,主動觀察模仿和學習。兒童在“混齡”班中的角色也是動態的,從最初的被照顧發展到照顧別人,從一個“弱者”發展到成為“強者”,隨著年齡增長和身體發育,他們的角色也在不斷變化,孩子們的交往、自主探索能力和社會情感得到了更好發展。”
“開園初期我們開設了‘混齡’班,最開始報名的孩子寥寥無幾。但在隨后的家長會上,學校‘混齡’教育理念和成效深深打動了家長,如今報名人數已經增加了好幾倍。”幼兒園相關負責人介紹。
邀請大學教授來講課
創新港中學創新人才培養途徑
在剛剛“兩歲”的西安市創新港中學(創新港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校園里,一棟工業風格的建筑陶鈞樓格外亮眼。執行校長竇小剛介紹,綜合實驗樓陶鈞樓的設計可以滿足新高考改革需要,共有各類實驗室、金工、木工、陶藝等功能部室65間。
在陶鈞樓一樓,多位西安交大知名教授的講座預告及個人簡介被放在醒目位置。中學里為什么會有大學教授的講座預告?原來,除硬件外,這所學校的“軟實力”也同樣引人矚目。依托西安交大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濃郁的學術氛圍,創新港中學堅持素質教育,開設大講堂、名師公開課等,由知名教授定期開展科普講座和前沿論壇,讓學生領略世界前沿科技,開闊學生視野,提高綜合素養,創新了人才培養的途徑。
“學術大咖們的講座并不晦澀難懂,反而風趣幽默,帶領我們了解專業知識、學科的前沿發展等。”一名學生說,弘德大講堂、名師公開課的教授們就像領航者,讓他們看到了更廣闊的知識海洋。
該校德育副校長張瑜介紹,學校施行“全員德育”模式,同時還探索實施中學傳統班主任和大學“科技班主任”相結合的雙班主任制度等,引領學生以德立身、以德立學,全面發展。“校長午餐”就是這所中學開設的德育活動之一,“學生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在活動中與校長面對面、平等地交流。”一名參加過“校長午餐”活動的學生說,“亦師亦友,這是最好的尊重和最好的教育。”
“家門口就有了好學校”
區域優質資源缺乏現狀得到改變
位于西咸國際文化教育園區內的灃西新城文教園第一小學,無論是硬件建設還是師資力量都堪稱“高配”:時尚、雅致、充滿書香氣息的校園處處體現生態、環保、國際理念;學校教師不乏省級以上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團隊管理經驗豐富。
“娃們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解決了我們的頭等大事。”對學校的教學質量、管理模式,家長王女士高興地說,“校園環境好,老師素質高,孩子不斷進步和成長,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作為一所新建學校,為進一步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強化家校溝通,第一年開學,學校就舉辦了一期“家長學校博智課程”。
“參加了這個活動我受益匪淺。意識到自己之前管孩子的方式欠妥當,以后需要不斷提高,做合格的智慧家長,與學校一起做好娃的教育!”王女士說,學校還搭建了多種家校共育橋梁,形成了學校工作家長支持、家教困惑學校幫助的教育格局,共同守護學生成長。
同時,學校打造“綜合學科微課程”,利用每節課前5分鐘,全面提升學生科學素養、藝術修養與身體素質,實現體育藝術“4+3”,每一名孩子六年掌握籃球、足球、啦啦操、跳繩等四項體育技能和口風琴、陶笛、葫蘆絲等三項樂器技能。
5年來教育領域投入過百億元
基礎教育學位新增超12萬個
西咸新區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堅持“建一所優一所” “辦一所優一所”。5年來教育領域投入過百億元,基礎教育學位新增超12萬個,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17所。深入實施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推動“三個課堂”建設,積極推進教師聘任制改革,涌現出一大批優秀教師、優質學校。
全區現有各級各類學校361所,其中幼兒園190所、小學117所、初中37所、高中14所、職業高中3所。全區現有省級示范高中3所、省級示范幼兒園5所、省實施素質教育優秀學校10所,組建“名校+”教育共同體104個,優質教育資源占比達66.23%,教育綜合實力逐年大幅提升。
下一步,西咸新區將繼續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突出創新發展方式特點,努力建成高水平均衡化教育強區,加快完善更高品質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把教育打造成西咸新區最亮麗的名片提升區域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