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國慶、中秋小長假已經步入尾聲,返程高峰已至,小編在此提醒大家明天就是工作日,這些提示請您關注。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10月1日至8日國慶節放假調休共8天,10月11日(星期六)別忘了定好鬧鐘

近期天氣信息
西安市氣象臺2025年10月8日7時59分發布大風藍色預警信號:目前西安市南部山區局地已出現6級左右短時陣風,預計未來24小時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鄠邑區、周至縣、藍田縣、西咸新區的部分地區將出現4級左右偏東風,陣風6級左右;其余區縣將出現5級左右陣風。請注意防范。


具體天氣信息:
7日夜間至9日白天以陰到多云天氣為主,最高氣溫回升至24~26℃,伴有5-6級短時陣風。后期9日夜間起至12日仍有一輪陰雨天氣過程。由于前期降雨量大,土壤飽和度高,需關注地質災害的滯后性。此外,近期近地層濕度較大,凌晨至早晨時段易出現大霧天氣,出行注意交通安全。
8日:陰天轉多云,南部山區有分散性小雨或陣雨,17℃~26℃。
9日:多云轉陰天,夜間有小雨或陣雨,伴有5-6級陣風,16℃~24℃。
10日:陰天轉小雨,15℃~19℃。
11日:陰天有中雨,偏北、偏西地區局地大雨,14℃~18℃。
12日:陰天有中到大雨,13℃~16℃。
13日:陰天轉多云,11℃~23℃。
14日:多云間晴天,12℃~23℃。
返程路上
這些安全事項要注意







從“假期模式”切換到“工作模式”如何調整?指南請收好。
什么是“節后綜合征”?
長假后,出現失眠、疲乏無力、精力不集中、情緒不太好等現象,甚至有些人會感覺心慌胸悶,從而影響工作和生活,這就是“節后綜合征”。
專家提示,如果您出現下面幾種表現,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睡眠紊亂。假日期間,身體缺乏充足的休息,人體生物鐘被打亂,睡眠紊亂就會找上門。
手機沉溺。假期長時間刷手機,不僅會過度依賴手機,還會因長期低頭或久坐,引發頭疼、頸痛、腰背痛等不適。
疲勞焦慮。節后可能會出現抑郁、煩悶等心理問題,還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緊張、疲乏無力等情況。
腸胃紊亂。假日里大吃大喝過后,有人可能會出現胃負擔重、消化不良,導致腹脹、腹痛、惡心、腹瀉等。
“節后綜合征”如何調整?調節睡眠生物鐘。
北京安貞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醫師謝江表示,在假期后半段,要有意識地去限制睡眠,不要讓睡眠過長,避免出現“星期一綜合征”(即上班前夜睡不著,到工作那天就非常疲勞的狀態)。
節后上班不在狀態,應該怎么辦?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病區主任劉競介紹,假期后剛開始工作時,難免會出現一些心煩意亂,或覺得注意力不夠專注、記憶力下降、工作效率不高的狀態。此時,可以通過放松、正念冥想、聞香,還有其他的一些運動,來調整狀態。
合理安排作息 避免假日“心臟綜合征”
假日期間,飲食的不規律和作息的顛倒等問題,除了會容易患上“節后綜合征”,還有可能會加重心血管負擔。因此,假期休息還要警惕另一種綜合征——“心臟綜合征”。
專家提示,假日“心臟綜合征”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可能出現心慌、胸悶、憋氣,大部分人是由于疲勞和生活節奏改變引起的。此外,對于患有心臟疾病的人,要合理安排作息,避免加重心血管疾病發作的幾率。
專家介紹,通過改善生活方式或許能讓癥狀在短期內消失,如改善睡眠、清淡飲食,少飲酒不酗酒等。
對于有心臟疾病的患者來說,哪怕是熬夜,都可能會使得疾病變得更加嚴重。假日期間,更應該合理安排作息,規律服藥。如果通過改善不良習慣,癥狀不能得到緩解,則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