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名校+”秦漢小學,風華少年在這里養成

開辦僅4年多時間,就收獲30余項省市區級榮譽,贏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和信賴,受到社會一致好評。

這就是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按“名校+”機制引入,由歷史名校西安市后宰門小學全面實施辦學管理的公辦小學——秦漢小學。作為“名校+”集團化辦學典范,秦漢小學正成為秦漢新城踐行“把好學校辦在學生家門口,把家門口學校辦成好學校,讓名師名課就在孩子身邊”的扛旗者。

今天,讓我們走近秦漢小學一起感受這所“名校+”的蓬勃朝氣、欣欣向榮。

入校即是“回家”師生共同的“樂園和家園”

秦漢小學位于秦漢新城蘭啟路與秦宮三路十字西南角,占地面積54畝,規劃設立30個教學班,可提供1350個學位,現有學生近1200名、教師75名。

立冬時節,漫步秦漢小學校園,耳邊不時傳來學子的瑯瑯讀書聲。學校的樓道、走廊墻上,各種學生繪畫、手工作品琳瑯滿目。在教學樓1樓中心處,還設置了一個別致的“風華小舞臺”,旁邊的小畫板上,清楚地記錄著每天的宣講繪本名目……

“2020年初到秦漢小學,別人問我想打造一所怎樣的校園,我的回答就兩個詞:‘樂園’和‘家園’,讓學生和老師都樂于來、樂于學、樂于做、樂于享,讓每位師生有歸屬感、幸福感,讓校成家,愛我家。”秦漢小學執行校長曹捷將“入校就是回家”的融洽校園氛圍娓娓道出。

在秦漢小學開辦的4年多時間里,曹捷帶領教師團隊,以后宰門小學本部文化為根基,結合秦漢小學特點,在“誠正修惠”基礎上提出“尚愛探趣”育人目標——在學習過程中,讓孩子從內生發出崇尚熱愛之情,繼而引發探索知識的興趣,新穎的教學理念讓學校很快聲名鵲起。

“可以說,我們是一群專注專業從事小學教育的人,大家為了一個目標聚在‘秦小’,就是想把本部的教育理念和秦漢小學的實際有機結合,讓我們的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曹捷坦言。

特色課程創新聚焦兒童生命成長內容

“后小”諸多教育理念的執行,自然需要一整套體系化課程來支撐。

“我們在第一課堂外,成立了專門的研發團隊,摸索出一套讓人耳目一新的特色課程體系。目前已漸成體系的有幼小銜接花果課程、始業課程、生長課程、‘六JI’課程、誦讀課程。”曹捷介紹,學校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關注教師的“教”,更關注學生的“學”,從以學定教到順學而教,再到教學相長。老師會根據孩子年齡特質,發現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小問題,將問題與課堂、課題、課程進行結合,形成系統性特色課程體系。

有別于其他學校,秦漢小學的班級名稱不是以“某年級某班”的形式出現,而是每一個年級都有一個主題,形成一個系列班名,并設計專門的班徽,一直伴隨到畢業。比如2023年入學的班級以“星空”為主題,有星海班、星辰班、星宇班、星月班和星瀾班。

“學校根據孩子在不同階段的成長樣態,為每個年級、每個班設定不同的文化,再形成整體校園文化體系。”一年級教師兼年級組長高蕾說,在德育層面,班級文化可以起到撬動作用,比如一年級學生入學時,會進行入學禮,植入特色花果課程,讓孩子順利完成幼小銜接,到了第二學期,還會進行入隊禮。一年級的整體畫像,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天天向上一年級”。

“6個年級的畫像,分別是‘天天向上一年級’‘有模有樣二年級’‘會生活的三年級’‘長大了的四年級’‘會發光的五年級’和‘不一樣的六年級’。我們還研發出‘六JI’課程,從1到6年級分別是植物季、昆蟲記、車輪跡、磚瓦技、成長績和遠行寄。”曹捷補充道,校園文化浸潤著學校對孩子的美好期望,從愛校園到愛家園,為塑造孩子樹立家國情懷打下根基。

秦漢小學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式,為孩子茁壯成長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在有趣有料的活動中,孩子們有所思、有所獲、有所得,累積素養,繼而在更大的舞臺上發光,在西咸新區藝術節、西安市“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等各類省市級賽場上,都涌動著秦漢小學學子的身影。

“秦漢小學的辦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和我們當初給孩子預設的一樣,甚至很多地方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孩子現在非常喜歡學校生活,也養成了陽光、開朗、好學的性格,希望‘秦小’能夠在特色辦學上越來越成熟,孩子們能夠在這種氛圍中不斷成長和進步。”說起秦漢小學的特色教學模式,五年級學生景立博的媽媽十分認同。

教師成長機制讓年輕教師迅速脫穎而出

“學校的75名教師中,除了本部選派的6位骨干教師,還有16位三級三類教師,包括1位省級學科帶頭人、2位省級教學能手、6位市級能手、7位區級能手。”曹捷表示,盡管看上去“資歷”不淺,但其實這是一支以“90后”和“00后”為主的年輕團隊,平均年齡只有27歲。“短短4年,年輕老師迅速成長,形成了很強的凝聚力,僅今年就涌現出6位區級教學能手。”她說。

四年級一班班主任秦瑤,今年在西咸新區組織的區級教學能手評選中脫穎而出,被推薦參加西安市教學能手評選,最終順利“通關”;學校教學管理中心負責人兼二年級英語老師董坤的精品課,在獲得西咸新區一等獎后,又接連被選為市級、省級精品課……對于入校1到3年的“新教師”,秦漢小學提供平臺協助和各種培訓,通過“青藍工程”,讓其與經驗豐富的老師結為師徒。超過3年、有了教學經驗的老師,則繼續分為LevelA、LevelB級,和后宰門教育集團優秀教師結對幫扶,慢慢進入“好老師”階段。這樣有序進階的培養體系,讓老師可以在教學中迅速成長。

同時,后宰門小學會定期派骨干教師來秦漢小學‘會診’,通過開展聽課、評課、微講座和示范講課等活動,針對學校的薄弱環節“”對癥下藥”,這種常態化的幫扶指導也讓“秦小”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不斷躍升。“4年來,教學管理工作忙碌而充實。這里的每一位老師,都愿意在這個群體里,讓自己獲得更大的能量,從而生發出更強的光和熱。”曹捷由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