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日,西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第四批西安市工程研究中心認定名單灃西新城兩家單位獲認定。
西安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西安市開展工程化研究和開發、突破行業共性與關鍵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輻射和擴散,引領行業技術進步的產業技術創新平臺。依托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能夠充分發揮設計創新的驅動能力和賦能效應。
灃西新城此次獲認定的兩家單位分別是西安科為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的西安市智能飛行器協同控制系統工程研究中心、陜西星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設立的西安市緊湊型重復重聯聚變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市智能飛行器協同控制系統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市智能飛行器協同控制系統工程研究中心由西安科為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牽頭建設,主要圍繞智能飛行器控制系統設計,協同算法設計,飛行控制技術研究,數字化仿真技術研究與應用,無人機地面站控制系統設計和開發等相關領域展開工程研究。工程研究中心現有人員70人,其中研發人員63人,涵蓋了智能飛行器及控制仿真系統設計的相關專業,覆蓋了總體、飛行控制、氣動、結構強度、航電、動力、任務載荷、六性、仿真測試各領域。
工程研究中心聯合16家航空領域的高校和企業組建了陜西省智能仿真系統創新聯合體,共同建設陜西省智能仿真系統共性技術研發平臺,為工程研究中心培養了大量的人才,構建了完善的科研及管理體系,全方位服務于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設和發展工作。
截至目前,圍繞智能飛行器研制及控制仿真系統,團隊已取得專利23項,其中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16項,獲得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45項。
西安市緊湊型重復重聯聚變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市緊湊型重復重聯聚變工程研究中心由陜西星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牽頭建設,主要研究方向為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研發。工程研究中心下設11個核心部門,涵蓋了產品研發、技術管理與創新、項目管理與進度控制、成本控制與績效考評、技術支持與市場推廣、研發工具與流程優化以及團隊建設與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工作。
工程研究中心現有研發人員110余人,其中碩博士高學歷人才占比近70%。團隊核心成員均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是國內從事聚變能研發的頂尖團隊之一,運行國內首個球形托卡馬克裝置(中國聯合球形托卡馬克)近二十年,在球形托卡馬克及相關技術等方面有深厚的積累,方案原型獲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項目的支持,同時技術方案也得到了業內專家的普遍認可。研發團隊中多人入選地方級領軍人才、西安英才計劃、秦創原引用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秦創原創新人才計劃。研發團隊采取“科學家+工程師+工藝師”團隊模式,其中科學家團隊由國內外頂尖院校的核工程與核技術、等離子體物理等核聚變技術相關專業的博士構成,工程師團隊由電氣、電子、機械、信息、光學等領域的資深工程師構成,工藝師團隊由經驗豐富、技術嫻熟的工人師傅組成。團隊成功運行的球形托卡馬克裝置——SUNIST-2,已突破400千安培等離子體電流。
工程中心是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平臺,是一座城市科技創新實力的指標之一,也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抓手。近年來,灃西新城針對產業發展中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瓶頸技術,積極引導企業建設工程研究中心,組織實施技術攻關,努力掌握核心科技,推動產學研結合,促進成果轉化、加速人才聚集、助力產業創新,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新極點。
目前
灃西新城已擁有
西安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家
陜西省工程研究中心1家
涵蓋新能源新材料、
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領域
充分體現了
灃西新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成效
和自主科技創新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