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完善生態環境領域“友好行為激勵,損害行為懲戒”機制,空港新城以環保信用管理為抓手,結合區域發展特色,創新制定《空港新城排污單位環境信用評價指標》,全方位指引排污單位持續改進環境行為、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同時,積極擴展“環境信用+”新領域,包括探索實施排污單位“紅黃藍綠”分級分類四色監管,推行環境信用獎懲措施清單化管理等,實現監管方式優化、營商環境優化的“雙贏”。
“空港指標”上崗,信用管理全新升級。在陜西生態環境信用評價管理辦法的基礎上,空港新城結合新城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際,引入自設特色指標,創新制定《空港新城排污單位環境信用評價指標》,對新城申領排污許可證和納入環境監管重點單位名錄等排污單位進行環境信用評價。根據不同分數,參評排污單位環境信用分為4個等級,分別為環保誠信企業、環保良好企業、環保警示企業、環保不良企業。生態環境信用評價工作每年開展1次,評價周期為12個月。
《空港新城排污單位環境信用評價指標》從“基本項”“扣分項”“加分項”三個維度展開評價。其中,基礎項分為環保手續、現場環境保護管理2類指標;扣分項分為生態環境行政執法信息、司法信息2類指標;加分項分為守法信息、生態環境表彰表揚、綠色管理、低碳發展、環保公益活動5類指標。
評價指標體系升級后,“空港指標”都有哪些變化值得關注?一是引導企業注重環保合規化建設,新增“基本項”考核維度,設置環評手續、排污許可、自行監測等指標,壓實企業環保主體責任。二是具有空港低碳近零碳試點建設特色,將“入庫西咸新區氣候投融資項目、氣候友好型企業”“被確定為空港新城近零碳排放區示范項目”等納入考評體系,推進企業低碳管理。三是凝聚社會資源擴寬環保公益,鼓勵企業承辦、協辦環保公益活動,擴大生態文明宣傳影響力。
“紅黃藍綠”掛牌,深化分級分類監管。創新環境“信用+”模式,空港新城將環境信用評價與執法監管相結合,根據環境信用等級將“環保誠信企業、環保良好企業、環保警示企業、環保不良企業”劃分為“綠色、藍色、黃色、紅色”四色風險,探索推行排污單位“紅黃藍綠”分級分類四色監管,高效配置監管執法資源。
對環保誠信企業(綠標),堅持自律為主、監管為輔原則,生態環境監督參考納入執法“正面清單”;對環保良好企業(藍標),堅持自律和監管相結合原則,保持污染源隨機抽查頻次;對環保警示企業(黃標),堅持強化監管原則,加大污染源隨機抽查頻次,取消參加環保評先評優活動;對環境不良企業(紅標),堅持嚴格監管原則,將其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會同有關部門實施聯合懲戒。
“獎懲清單”出爐,守信激勵失信懲戒。除了注入“監管”新動能,空港新城還制定了《空港新城環境信用獎懲措施基礎清單》,實行環境信用獎懲措施清單化管理,充分發揮信用獎懲“指揮棒”的激勵與倒逼效果。守信聯合激勵對象將在評優評獎、各類資金獎補、污染物排放指標劃撥等工作中予以優先考慮。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將納入重點監管范圍,取消評優評獎資格,暫停各類環保專項資金補助等。
同時,結合新城年度企業表彰工作,空港新城將增設“綠色可持續發展典范獎”,以《空港新城排污單位環境信用評價指標》為依據,選取轄區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企業以資鼓勵,引導企業在低碳發展、綠色管理、綠色制造、環境友好行為等環境友好行為方面加大自主探索,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空港新城2025年排污單位環境信用評價工作將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啟動,《空港新城排污單位環境信用評價指標》及配套守信激勵政策也將在本輪評價工作中正式應用,轄區參評范圍包括實行排污許可重點、簡化管理的;納入環境監管重點單位名錄的;以及自愿申請參加環境信用評價管理的排污單位。請相關排污單位在2025年1月1日至1月24日期間提交相關評審資料,及時享受守信激勵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