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新增企業23家,13部作品上線播出,16部作品斬獲各類獎項,56部作品立項……
當厚重歷史與現代光影藝術在五陵原上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讓我們從秦漢新城影視文化產業基地2024年交出的成績單中尋找答案
精品影視:閃耀熒幕,屢獲獎項
2024年,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入駐企業佳作頻出,多部作品斬獲各類獎項,在全國乃至國際舞臺上綻放光彩。
陜西領頌時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央視熱播劇《人生之路》,宛如一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生動展現了普通人在歷史洪流中的奮進掙扎。其深刻的思想內涵與精湛的表演藝術引發全民熱議,播出后獲得中共中央宣傳部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基地入駐企業陜西屹晨秦韻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中巴合拍紀錄片《從西安到瓜達爾港》(第一季“一路千年”),以獨特的敘事視角、豐富多元的文化交融和感人至深的歷史回響,將中巴兩國跨越千年的友誼與當代緊密合作的現實“熔鑄于一爐”。影片播出后受到國內外媒體廣泛關注,成功入圍第十四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
青少年勵志教育電影《屋頂足球》,則在2024年斬獲第37屆電影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該片由秦漢新城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入駐企業陜西平衡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制作,用真情實感詮釋了兒童足球夢想背后的溫暖與力量,先后入圍2023年第10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金絲路獎”主競賽單元、2024年第20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優秀作品獎,并獲得2024年第42屆米蘭國際體育電影電視節“足球電影電視”單元提名獎。
“劇本靈感來源于本片的導演和劇本的主筆在云南麗江的一次旅行見聞,那邊的留守女童很愛踢足球,故事有了梗概之后劇本主創團隊磨了大概一年多,實地勘景之后又對劇本進行了細致打磨,定了演員之后再次修改完善劇本。總的來說,沒有好的劇本,就沒有好的作品。而好劇本的故事來源于生活,真正反映人民生活情感的故事才能打動人心。”《屋頂足球》制片人、陜西平衡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何欽表示。
流量短劇:乘勢而起,創新突圍
在微短劇持續火爆、短視頻動輒刷屏的當下,秦漢新城影視文化產業基地順勢而為,迅速完善影視拍攝服務體系,提供多元化應用場景和配套服務,幫助企業開拓創意與流量碰撞的新“戰場”。
基地入駐企業陜西其吉格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國風短劇《老盔有了新主人》,講述面臨經營困境的京劇老院守護者老奎,與一群熱愛京劇的年輕人努力守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故事,展現了國潮國風在當下蓬勃發展的現狀和文化自信,2024年11月上線即廣受好評。該劇將陜西元素巧妙融合在劇情中,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第五批推薦劇目,并被嗶哩嗶哩視頻播放平臺在法國秋季戛納電視節(MIPCOM)的“中國聯合展臺”中重點推薦,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現代魅力。
陜西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樂派影業有限公司拍攝的騰訊“火星計劃”短劇項目《以愛為契》,上線總票房930多萬元,同樣入選“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第二批推薦目錄。
如何在短劇時代突圍?樂派影業相關負責人認為,內容創作上需要不斷創新和差異化提升,圍繞當下生活熱點、社會話題、情感共鳴,通過多線疊加豐富故事情節,同時在攝制、宣發等方面提升水準,制作出更多精品短劇。
立足本土:逐光前行,未來可期
不久前殺青的電影《我心光明》,亦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
電影改編自作家許海濤非虛構長篇小說《光明行|盲人張喜平的一天》,主角由張喜平本人出演。“殼子硬、不認卯,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媒體“陜光燈”主筆陳敘言坦言,正是張喜平這種老陜人的精神,打動了他然后親自去探班采寫。該片由陜西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影視發展有限公司出品,公司推出的電影《我心光明》、電視劇《我們的日子》等6個影視劇項目,分別獲得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電視劇提名、陜西省廣播電視局紀錄片重點選題和西安市優秀文藝創作成果等多項榮譽。
秦漢影視作為基地的運營管理方,始終堅持做好陜西故事的講述者,做好陜西項目的孵化者。2024年,秦漢新城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影視劇項目孵化成績斐然,全年在國家電影局備案立項項目56部,13部作品上線播出,16部作品斬獲各類獎項,新增注冊企業23家。截至目前,基地已有279家注冊企業,累計注冊資本金超21億元,培育孵化20家企業成功入規,覆蓋了劇本創作、投資策劃、拍攝制作、宣傳發行、衍生品開發等影視文化全產業鏈。
下一步,秦漢新城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將繼續發展壯大和優化市場主體,在保障影視產業集群規模的基礎上,助力市場主體的質量與供給能力不斷提升,同時推進“影視+科技”“影視+金融”融合發展,推動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