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全年引進項目60個,總投資約360億元,國能、萬洋等重磅項目簽約、開建……
剛剛過去的2024年,西咸新區秦漢新城“三場決勝戰”全面打響,企業項目紛紛落地,產業賽道深化布局,生態體系加速構建。產業立城,是秦漢新城的首位戰略,在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過程中特別突出差異布局、集群發展,新能源汽車、新材料新能源、大健康、文化旅游4大主導產業動能迸涌,活力秦漢,產業新城正從藍圖寫進現實,讓我們從一組鏡頭領略產業新圖景,看見發展路線圖。
1月18日,位于秦漢新城戰新產業帶的西咸新區·秦漢大健康產業園西區一期(秦創原秦漢醫工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南區14棟廠房主體結構已全面封頂,截至2024年底,已有近50家企業簽約落戶西咸新區·秦漢大健康產業園西區一期。

這一年,秦漢新城大健康產業異軍突起,陜西省人民醫院西咸院區全面開診,初源賽爾、銀豐生物、予果微碼、博睿康寧等重點企業茁壯成長,空軍軍醫大學及986醫院、繽紛健康頤養城、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陜西)、仁康藥業大健康全產業鏈基地、派昂醫療器械、原子醫藥、達碩非臨床實驗一站式平臺、再生醫學技術服務平臺、百草云大健康智藥創新中心、西工大智能聽診器研發生產基地等大健康領域優質企業、重點項目在秦漢新城簽約落地、推進實施、建成投產,大健康產業蘊聚發展底氣。
3月1日,秦漢新城舉行2024年度“開門紅”招商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圣寶鴻半導體級硅材料生產設備科技創新中心、灃舟航空航天科技產業基地、榮信機電數控精密機械研發制造基地等40個項目簽約落地,總投資約152.8億元,涵蓋先進制造、大健康、光伏新能源等領域。
這一年,秦漢新城圍繞“三個帶”發展思路,積極運用投行思維、鏈式思維、增量思維,持續加大高質量項目的謀劃、招引、儲備和實施力度,全年共引進項目60個,總投資約360億元。瞄準新領域新賽道,推動主導產業集群發展、創新融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秦漢新城,正在把比較優勢、獨特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發展勝勢。
3月5日,西咸新區秦漢新城2024年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舉行,同創智造港、鉑樾萬境中心等20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涵蓋先進制造、現代服務、城市配套、社會民生、文化旅游等多個領域,總投資106.3億元。
這一年,秦漢新城以打好“三場決勝戰”為牽引,持續深化“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把服務向項目聚焦,把資源向項目集中,把政策向項目傾斜,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發起建設新攻勢,注入發展新動能,經濟“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成效亮眼。
3月15日,陜西迪泰克新一代光子計數成像模塊產業化項目主體結構順利封頂,目前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即將上線生產。項目投產后企業產能將在現有基礎上擴大6倍,成為全球最大的探測器級CZT晶體和相關探測器設備生產基地之一。

中南高科·秦漢智康云谷基地、奧卡廣場北區、鉑樾萬境中心南區等多個項目主體封頂、竣工,南玻西北生產基地智慧工廠、西安愛爾迪電極材料研發生產基地、西安原子醫藥放射性藥品生產基地、凝遠新材大型可變直徑盾構隧道管片加載試驗平臺、金羽衛鈣基新材料產業化項目一期、陜西好利來新廠房等多個項目投產、投用——這一年,秦漢新城持續以充滿活力的“三優”營商環境為抓手,為項目落地、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過程服務,全力推動產業項目落地建設、投產達效。
4月28日,參加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國潮嘉年華活動的300余名“挑戰者”,身著漢服探訪大漢紫道率先建成的涇渭大道至長陵段,秦漢文旅全新IP緩緩揭開神秘面紗。秦漢新城推動文物資源創造性利用、創新性發展的重點項目大漢紫道,是陜西省“大漢文化主題游徑”重要組成部分。
這一年,秦漢新城加快打造西安北線旅游目的地,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正式開放、“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成功舉辦,周邊多個文旅節點相輔相成;際華冰雪·西安冰雪中心滑雪館、滑冰館、冰雪酒店先后投用,引發盛夏冰雪運動熱潮;西安北18公里“黃金岸線”渭河生態景觀帶文旅配套完善升級,成為市民戶外休閑、運動健身熱門打卡地……“秦漢游”在這一年厚積薄發,累計接待游客991.69萬人次,同比增長20.69%。
5月22日,2024中國西部綠色低碳發展論壇在秦漢新城舉辦,海若斯綠色低碳產業總部、金羽衛高精智能裝備研制、陜西省生態環境領域綜合開發和智慧環保整體方案服務等10個項目簽約落地秦漢新城,為新城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近年來,秦漢新城深入踐行國家“雙碳”戰略,積極探索生態優先低碳循環的高質量發展路徑,累計招引環保產業項目21個,北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雙碳”聯合實驗室等多個綠色低碳項目、平臺載體相繼落地,8家企業被授予氣候友好型企業,7個項目成功進入新區氣候投融資項目庫。
6月18日,總投資10.6億元的三航動力高性能航空發動機關鍵零件智能化生產線及工程研究中心在秦漢新城渭河現代服務業聚集帶開建,目前部分廠房及其輔房主體結構已封頂。
這一年,秦漢新城堅持將推動實施重大項目作為“頭號工程”,加快產業聚鏈成群、集群成勢,構建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三毅有巖、迪泰克、圣寶鴻、奧卡云等一批新材料新能源領域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最近3年,秦漢新城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0%,其中生物醫藥、電子元器件、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產值年均分別增長77.5%、14.2%、5.5%、3.4%。
8月9日,總投資50億元的西安萬洋眾創城在塬北片區開工,建設以汽車零部件、新材料、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療器械及相關配套產業為主導的新型產業園區,打造承接產業西遷和西安“北跨”的重要載體,整體建成后預計引進企業500余家、提供就業崗位1萬余個,目前一期首期已簽約企業10家。

產業是經濟之本、發展之基。秦漢新城堅持“產業立城”,大抓招商、大抓產業,推動一批戰略性、引領性重大項目落地,加快以園聚鏈、以鏈集群,近3年累計引進重大項目59個,總投資640億元,已初步形成龍頭項目引領帶動、中小企業園區化布局、戰新產業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
8月22日,總投資50億元的國家能源集團西北能源創新發展基地簽約落戶,為秦漢新城產業發展注入一劑“強心劑”。項目規劃建設公共服務區、科創總部研發區、科技產業孵化區、綜合能源島、鐵路物流裝備區5大功能分區,打造集科研、培訓、科技孵化、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于一體的城市綠色公園式零碳園區。
中央骨干能源企業國家能源集團,2023年世界500強排名第76位;國內產業園區建設運營頭部企業萬洋集團,2023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排名第284位——2024年,國家能源集團西北能源創新發展基地、萬洋科技創新中心等重點項目簽約落地,西咸新區·秦漢自動駕駛產業園、西咸新區·秦漢大健康產業園等重點園區加速建設,西安萬洋眾創城、高性能航空發動機關鍵零件智能化生產線等重點項目高效推進,為秦漢新城產業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9月17日,集特色餐飲、社區配套等功能于一體的萬科理想城鄰里商業配套中心正式開建。項目建成后,將與已建成運營的理想城商業步行街、正在推進實施的大型商業綜合體萬科廣場,組成渭河現代服務業聚集帶一個高品質生活商圈。

這一年,秦漢新城特別組建城市功能配套推進工作專班,反復梳理各開發單元的商業現狀和發展需求,《秦漢新城渭河現代服務業聚集帶商服文體項目建設發展實施方案》等相繼出臺,系統推進公共服務設施總體規劃和資源整合、導入,以及配套項目招引落地、建設實施及運營策劃。隨著多個大型商業綜合體、社區商業步行街、文旅商業服務配套項目推進實施,一個“人產城文景”深度融合、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活力核心區,正由藍圖逐漸寫進現實。
12月11日12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CCTV-13)《新聞直播間》《午間新聞》,財經頻道(CCTV-2)《天下財經》,央視新聞“正直播”,先后通過現場直播,關注西咸新區·秦漢自動駕駛產業園入駐企業主函數智能專門為露天礦山研發生產的無人駕駛原煤運輸系統。
作為秦漢新城培育孵化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產業的高品質承載空間,西咸新區·秦漢自動駕駛產業園總規劃面積7.5平方公里,已建成秦漢自動駕駛產業園起步區、南玻西北生產基地、秦漢智康云谷等一批重點項目,聚集各類企業200余家。依托近年來形成的良好產業基礎,秦漢新城新能源汽車產業在2024年迎來新的突破,除引進重大鏈主企業項目外,秦創原智能網聯產業創新聚集區、數控精密機械研發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天璇航宇全電無人機研發生產基地、西咸新區智能檢驗檢測中心等多個項目,也在這一年落地實施,入園企業組織建設的西咸新區秦漢新城自動駕駛應用先導試點項目,入選交通運輸部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項目名單……
項目引領向“新”求質,2024年秦漢新城定下未來5年發展路線圖,新能源汽車、新材料新能源、大健康3大產業規模力爭分別達到200億元、100億元、80億元,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0億元。
目標已定,惟有篤行。且看秦漢新城如何“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