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安萬洋眾創城首開區從拿地到取得基坑施工許可證開工建設僅用時8個工作日,刷新全市紀錄。目前,項目簽約企業10家,二批次廠房全面開建……
西咸新區秦漢新城“二次創業”大幕拉開,國能西北能源創新發展基地、西安萬洋眾創城、新能源汽車鏈主企業生產基地、空軍軍醫大學新校區、西安戲劇學院等多個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加快建設。用什么為這場充滿挑戰與希望的新征程保駕護航?進一步提質升級營商環境成為發力點之一。
近年來,秦漢新城深入推進“三優”營商環境建設,全過程提升涉企服務,全周期提升項目服務,全方位提升政務服務,探索出市級工業項目“拿地8日開工”等改革案例。特別是今年開年以來,通過重大項目“五證聯辦”等舉措,全方位幫助企業項目降本增效,以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營商環境,讓企業積極融入到“二次創業”新征程中來。
“流程審批,幫您劃好重點了!”
“您好!歡迎撥打項目審批咨詢熱線,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秦漢)中心服務專員朱青接起電話。
“我們要辦理企業開辦、項目建設階段手續,請問需要哪些材料、聯系哪些部門?”電話里,項目報建人員很著急。朱青邊詢問,邊告知辦理條件。由于內容較多,報建人員準備前往政務大廳當面溝通。
掛斷電話后,朱青迅速梳理出流程審批一覽表,還貼心地將重點一一標注清楚。“我們為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朱青表示,常規問題,都有現成答案,“企業個性訴求,我們會和相關部門及時溝通,在一個工作日內向企業答復。”
“之前對審批手續不熟悉,工作人員全程指導我們,辦事時間縮短了,過程也很順利,很快就辦完了報建手續。”企業報建人員感慨地說。
“‘像對待家人和朋友一樣為民服務!’這個工作理念,已經烙印在政務大廳每個工作人員腦海里。”秦漢新城營商辦負責人說,去年底,秦漢新城出臺《為民服務“四不”行為準則》,要求工作人員不能“等靠要”,不能簡單說“不知道”“不能辦”“不歸我管”,在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的前提下,耐心指導企業和群眾“如何辦”“該咋辦”,營造有深度、有力度、有溫度的服務氛圍。
今年剛開年,兩周時間,政務服務中心工程建設項目服務專區,就為企業提供精準解答120余次,成為企業在辦事過程中的可靠指引。
五證聯辦,5個工作日辦好!
為加快推進重大項目落地,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秦漢)中心建立了“一項目一專班”制度,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項目的相關問題和困難。除提供常規幫辦代辦服務外,專班還根據入駐企業前期辦公需求,第一時間安排“服務專員”。
項目審批組組長魚紫淇就是一位“服務專員”。近日,某重大項目落地秦漢新城,魚紫淇與企業溝通后,疊加“告知承諾+容缺受理+跨階段同時申報”等多種舉措,幫助企業快速推進審批流程。
“針對重點項目,我們通過‘一個平臺、一次申請、一套材料、互不前置、并聯審批’模式,可實現用地證、土地證、工規證、人防手續、基坑施工/正式施工許可五證聯辦,5個工作日即可完成審批手續,為項目順利開建提供極大便利。”魚紫淇表示。
另一方面,秦漢新城還組建起以資規部門為主導的土地供應服務保障團隊,早在項目招商洽談階段,就根據產業上下游配套、基礎設施條件、交通區位等要素,為企業提供意向可選地塊,確保在土地出讓前完成“三通一平”,實現“凈地”出讓。
“貼心管家”,讓服務無縫銜接!
“在‘二次創業’道路上,作為保障部門,必須服務先行。每一個專業的‘服務專員’,就是建設項目的‘貼心管家’,需要做好各階段服務的無縫銜接。”秦漢新城營商辦負責人表示。
服務專員在了解項目信息后,會制定個性化全流程項目“服務清單”,提供政策咨詢和申報指導,從落地服務、企業開辦、項目建設、運營保障4個階段,為項目梳理各類辦理需求,針對工業、文旅、學校、醫院等不同領域重點項目,提供“情景式”審批。
“審批改革以來,已完成83個項目254項聯合測繪工作,區域性評估結果應用項目101個,市政管網免費接入項目24個,還探索出市級工業項目‘拿地8日開工’改革案例,實現工業用地100%標準地供應。”該負責人介紹,針對近期落地的3個重大項目,已分別梳理出4個階段的70余項審批事項及服務內容,確保項目快速落地建設。
下一步,秦漢新城將強化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全面提升項目從謀劃招引到開工建設、投產運營的全流程服務保障水平,打造審批快、保障好、成本低、服務優、協同強的項目服務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