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秦漢新城開啟“二次創業”,改革在各領域快速展開。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是深入推進“三優”營商環境建設,政務服務如何優質優質更優質,從新近創新推出的“雙前沿窗口”舉措可窺一斑而知全豹。
走進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秦漢)中心,很多人會發現大廳里多了“為民服務窗口”和“隱患糾紛排查化解窗口”。
這是秦漢新城政務服務中心最新“上線”的“雙前沿窗口”。它們有哪些功能?
“為民服務窗口”
打造便民利企“主陣地”
傍晚6時,大廳燈光漸次熄滅,唯獨工建窗口仍亮著一盞燈——作為黨員示范崗的白雪,正為匆忙趕來的中鐵一建辦事人員加急辦理項目施工許可證。
“差一點就得再跑一趟,多虧你們的延時辦理和幫辦代辦!”王先生稱贊,秦漢新城“真是企業的貼心人”。實際上,這樣的“延時服務”和“幫辦代辦”場景,已成為新城政務工作人員的日常。
“為民服務窗口”設在政務中心一樓103窗口。該“前沿窗口”聚焦企業群眾辦事的急難愁盼,創建“黨員示范崗+青年先鋒崗+服務標兵崗”三崗聯動機制,通過優化服務流程、延伸便民服務、提升服務環境、創新服務方式,推行“一窗受理”“一事一次辦”“預約服務”“延時服務”“容缺受理”“告知承諾制”“無差別受理”“幫代辦”“不打烊”等多重服務模式、便民舉措,流程再造、服務升級。
“依托‘線上+線下’融合服務、升級版‘96611企業服務專線’等載體,諸多事項可在‘為民服務窗口’辦理。”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秦漢)中心黨建政務服務組組長許婷表示,這里將成為企業群眾辦事的“主陣地”。
“隱患糾紛排查化解窗口”
筑牢矛盾升級“防火墻”
“我家在外地,總不能白跑一趟吧!”秦漢新城某大型小區的一位業主對工作人員表達不滿,而像他這樣的情況還不少。
經“隱患糾紛排查化解窗口”工作人員了解,因大修基金繳納系統發生故障無法開具發票,導致該小區多位業主來到政務大廳卻無法辦理相關事項。秦漢新城政務服務中心迅速對接銀行、新城相關部門和開發商,采取先繳費后補票的形式,中心將發票“快遞到家”,辦理房產證所需資料則直接交接給開發商,避免了群眾“再跑一次”。
“隱患糾紛排查化解窗口”設在政務大廳總服務臺。“針對辦事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矛盾隱患,以及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障礙,我們建立了‘三級預警’體系和數據驅動治理排查機制,推行‘首問負責制’及‘首接負責制’,通過日常巡查、隨機抽查、群眾監督等方式,多渠道歸集意見、問題,建立‘隱患糾紛整改臺賬’,主動介入、源頭化解,做到‘苗頭早發現、問題不過夜’。”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秦漢)中心黨建政務服務組董益瑄表示。
自3月份“隱患糾紛排查化解窗口”設立以來,已有5項隱患糾紛得到及時化解,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級和擴大。
雙“前沿”驅動,服務效能1+1>2
從“能辦事”到“好辦事”,從“解決一個問題”到“化解一類風險”,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秦漢)中心以“雙前沿窗口”為抓手,通過“雙重預警”機制,推動政務服務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
將“隱患糾紛排查化解窗口”與“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深度融合,分類登記企業群眾辦事過程中的“政策不清”“流程卡殼”“部門推諉”等問題,建立“簡單問題現場辦、復雜問題會商辦、疑難問題提級辦”三級預警處置機制。
實時歸集12345熱線、96611企業服務專線、窗口評價器、線上留言、意見信箱等數據,建立“未訴先辦”預警機制。定期對投訴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識別風險熱點,找出政務服務方面存在的高頻投訴、咨詢問題和重點隱患,建立“隱患糾紛風險清單”,不斷優化服務流程與服務模式。
“‘雙前沿窗口’協同運行,既破解了企業群眾‘辦事難’,又防范了隱患糾紛‘再升級’。為民窗口高效辦事‘減存量’,糾紛窗口主動治理‘控增量’,形成‘受理-辦理-反饋-優化’全鏈條閉環,獲得了企業群眾的肯定。”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秦漢)中心負責人表示,秦漢新城將持續推動政務服務從“被動受理”向“主動治理”升級,讓群眾辦事更順心、政務服務更暖心,以更高質量的“三優”政務服務,助推“二次創業”奮楫揚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