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安向北,渭水之畔,一條蜿蜒8.7公里的文化廊道——大漢紫道,用麥穗搖曳、水果芬芳、帝陵遺跡撰寫歷史與自然共舞的詩歌。
站在大漢紫道2號驛站向西望去,漢惠帝安陵巍然矗立,金黃的麥穗在風中起伏。《漢書》記載的《勸農詔》字字珠璣,田里的麥子發芽、抽穗、灌漿、成熟,循環往復兩千年,見證了秦漢后人生生不息。
小麥收獲的季節又快到了,閉上眼就能聽到麥穗歡歌,谷場上農戶忙著晾曬,嘴饞的麻雀偷食麥粒,外婆用麥稈編成的小馬活靈活現,土灶上,新麥饅頭出鍋了,白色蒸汽裹著甜甜麥香,正是這些片段組成了秦人的共同記憶。
大漢紫道旁的果園里掛滿了甜美誘人的水果,為夏天增加一口鮮甜。
在三季家庭農場,源自美國的布魯克斯大櫻桃掛滿枝頭,入口是硬糖的清冽甘甜,中段浮現椴樹蜜的溫潤,尾韻暗藏一絲青檸的微酸,形成令人上癮的“味覺回環”,征服了無數挑剔的味蕾。
現在,每逢周末入園采摘,農場主都會為大家準備地道農家小吃,酥香的炸油餅、酸爽解暑的漿水魚魚……幫你找回“家的味道”。
三季家庭農場繼續向東,就來到大農生態觀光體驗園,網紅水果小白杏正在枝頭積蓄糖分和香氣,等到端午前后驚艷眾人。
早早成熟的“貴妃紅”,橙黃果皮上暈染著胭脂紅霞,以“硬吃酸甜如初戀,軟食蜜潤勝瓊漿”著稱,成為初夏水果界的寵兒。
大漢紫道2號驛站向南,就到了秦咸陽宮遺址博物館,那些跨越千年的陶片與瓦當無聲訴說著大秦帝國的輝煌余韻。
博物館內全新升級的文創商店幫你把大秦記憶帶回家,秦都咸陽城大遺址項目考古領隊許衛紅著作《尋秦跡》《考古有意思》《喚醒秦帝國》,以及火燒咸陽宮的焦土糖、“有萬熹”瓦當戒指都非常受歡迎。
紫道蜿蜒,古今共生,一眼望盡千年。
這個夏天不妨卸下疲憊,書寫屬于自己的“時空漫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