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
作為西安、陜西對外開放的重要陣地
空港新城依托其獨特的區位優勢
積極建設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構建起西安乃至陜西融入世界的開放通道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口岸
國際物流園區改造項目正式投運
標志著空港“空中絲綢之路新起點”建設
邁出關鍵一步,進一步拓展了
西安、陜西聯通世界的路徑
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5月28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口岸國際物流園區改造項目正式投運。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航空貨運樞紐系統性升級工程,國際貨郵年保障處理能力將躍升至30萬噸,為陜西開放型經濟注入新動能,成為“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支撐。
硬件升級:打造國際一流航空物流服務平臺
項目以“集約化、智能化、高效化”為目標,實現硬件設施全面躍升。功能集成全國領先,創新整合水果、肉類、冰鮮水產品、植物種苗、食用水生動物等指定監管場地和國家進口藥品口岸,實現資源高效配置。其中,新建的冷鏈庫區可滿足萬噸生鮮貨物存儲需求,為國際貿易提供“一站式”通關保障。智能設備集群賦能,部署無人叉車、自動分揀、海關智慧審圖等800余臺智能裝備,覆蓋裝卸、分揀、安檢全流程,確保物流安全與效率雙提升。實驗室直通庫區,建成西北首個“檢測-放行”閉環系統,配備國際先進的核酸提取儀、質譜分析儀等專業設備。進口水果從采樣到出具檢測報告,時間縮短至4小時,真正實現“即檢即放”。
數智賦能:科技引領通關效率革命
構建數字監管新生態,整合海關、航司、物流企業等多方數據,依托大數據與AI技術,運用動態風險評估系統,對高風險貨物智能鎖定、精準攔截,放行效率提升40%。首創“物理融合+遠程查驗”模式,打破傳統“串聯式”作業流程,通過監管區域物理整合與5G遠程查驗系統,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單票查檢時間壓縮60%,部分低風險貨物“秒級通關”。全鏈數字化無感通關,從貨物入港到離港,物流追蹤、溫濕度監控、異常預警等系統實時聯動。企業可通過“單一窗口”平臺完成全流程操作,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服務產業:提升“一帶一路”綜合樞紐開放能級
緊扣陜西“一帶一路”核心節點定位,圍繞區域重點產業發展,創新推出航空物流特色服務。提供溫控醫藥專屬服務,打造-30℃至30℃全溫區冷鏈中心,配備實時溫度追溯系統,為疫苗、生物制劑等溫控藥品提供“門到門”服務,助力西安成為國際醫藥分撥中心。定制化危品解決方案,新建符合IATA標準的危險品專用庫區,配備防爆存儲柜、智能監控系統,簡化高危品查驗流程,為半導體、鋰電池、新材料等高附加值產業配套供應鏈服務。優化航線網絡,依托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區位優勢,構建全國“1+N”機場貨站合作體系,打造“中歐空運快線”“中亞空運快線”等航空聯運產品,“一帶一路”方向全貨運航班密度達到每周20班,形成“經西安、轉全球”空運網絡,高效引進全球高端技術設備、關鍵原材料、優質消費品,助力陜西構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口岸國際物流園區改造項目的投運,填補了西北地區高端航空物流基礎設施空白,通過“硬件+智慧+服務”立體升級,吸引國際航空物流集成商、高端制造供應鏈企業入駐,形成“以港促產、以產興港”的良性循環,助力陜西深度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打造國家級航空物流產業集群。未來,這里將成為連接全球產業鏈的關鍵節點,深度賦能陜西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半導體、新材料等優勢產業,助力重點企業“陜造陜出”,加快將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打造成為更具承載力、輻射力、聚集力的綜合航空樞紐,助力陜西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支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為區域經濟騰飛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作為西安、陜西對外開放的關鍵引擎,空港新城以“空中絲綢之路新起點”為戰略定位,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2025年一季度,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樞紐累計完成貨郵吞吐73494.6噸,較去年同期增長8.3%;其中國際貨郵吞吐11958.8噸,增幅高達92.8%。這一強勁增長,正是空港新城持續優化國際航線網絡、疊加自貿區、綜保區、臨空經濟示范區及跨境電商綜試區多重政策優勢的直接成果。
未來,空港新城將以園區項目為基石,持續織密貨運航線網絡,強化國際航線輻射力,精準服務外向型企業需求,推動航空物流產業升級,加速建設西安國際航空樞紐,最終將空港新城打造成為陜西面向全球的開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