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日,國家文物局完成新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工作,從30家申報單位中最終確定10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其中包括秦咸陽城咸陽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至此,秦漢新城范圍內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達到兩家。
截至目前,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評定65家,分布在全國21個省(區、市)。陜西有8家:陜西陽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秦始皇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漢長安城未央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石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乾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秦咸陽城咸陽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秦咸陽城咸陽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秦咸陽城遺址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年代從公元前350年至公元前206年,是戰國時秦國到統一秦王朝的都城遺址。秦咸陽城遺址見證了秦從方國、王國到帝國的重要發展歷程,對于研究中國都城規劃史、中國古代建筑史等均具有重要價值。秦咸陽城遺址1988年被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秦咸陽城咸陽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總面積約703公頃,已建成開放區域面積約140公頃,包括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大漢紫道等核心文化IP和網紅打卡地。
遺址公園定位為世界級一流文化遺產旅游目的地、彰顯秦文化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典范、全國秦文化宣傳平臺、陜西大遺址保護利用創新名片、秦漢新城文旅產業發展驅動節點。
秦咸陽宮遺址博物館,煥新開放的“大秦中樞、六合一統”陳列展覽,共上展文物74件(組),均出土自秦咸陽城遺址,為觀眾揭秘咸陽宮的前世今生。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是國內唯一一座以集中展示秦漢文明緣起、發展、貢獻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內漢代古船、杜虎符、先秦漆豬、鎏金銀竹節熏爐等1500余件珍貴文物,90%為首次展出,已成為人們探尋秦漢歷史、感受古老文明魅力的熱門地點。
大秦文明園是秦漢新城重點打造的沉浸式、體驗式、交互式大型歷史文化旅游園區,已開放的秦文明廣場,建有秦文化主題雕塑、文創商店、兒童游樂設施、特色餐飲等配套,游客可沉浸式觸摸秦漢文化、踏訪秦磚漢瓦、凝望秦風漢境、聆聽秦音漢韻。
2024年,大漢紫道涇渭大道至長陵段率先建成開放,主線及支線長約8.7公里,沿途設有5座以秦漢官署“園寺吏舍”命名、文物遺存與生態田園相結合的旅游服務驛站,提供旅游問詢、休息觀景、茶水飲品、騎行“加油”等服務,形成以“望陵”為主題的旅游綜合服務空間。
除此之外,依托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秦咸陽宮遺址博物館、秦漢考古基地等載體,秦漢新城大力開展公眾考古、文化研學、線上展覽、專家講座、考古直播等活動,2024年累計接待游客近180萬人次。
此前,位于秦漢新城的陜西陽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建成開放。按照國家文物局2015年批復的《漢陽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總體規劃》目標和要求,陜西陽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建成漢陽陵考古陳列館、帝陵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帝陵外藏坑保護展示廳和宗廟遺址保護展示區4個核心遺址保護展示區域,輔以地面標識工程、植被綠化、遺址展示詮釋系統工程等,初步形成了具有漢陽陵特色的遺址公園保護展示體系,逐步探索出具有示范作用的大遺址保護利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