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當咸陽經開區的金石三維打印科技有限公司團隊走進空港新城圣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場由產業鏈供需清單牽線的合作洽談正在展開——這正是空港新城優化產業生態,以產業協同推動融合發展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依托“1+3+3”臨空產業體系,空港新城從發布產業鏈供需清單,到搭建跨區域對接平臺,再到深化與咸陽經開區的一體化協作,正積極以產業鏈為紐帶,構建更具活力的產業生態圈。
一張清單:破解產業鏈的“供需密碼”
“不知道跟誰合作”曾是不少企業在構建上下游產業鏈中面臨的共性難題。
今年6月,空港新城公開發布的第一批產業鏈“供需”清單,為這一難題提供了精準解法。這份清單涵蓋16家企業的32條信息,涉及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5條市級重點產業鏈,從原材料、零部件到技術服務、成套產品,“供”與“需”一目了然。
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第一批產業鏈供需清單詳細信息

“清單既能展示我們的技術優勢,又能為我們精準找到上下游配套企業,以前是‘大海撈針’,現在是‘按圖索驥’。”圣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羅乾偉這樣評價。
這份清單的誕生,源于空港新城營商辦的扎實籌備:自去年起,借鑒天津、合肥等地經驗,以延鏈補鏈為目標,圍繞區內規上工業企業,摸排其技術優勢、主營業務等信息,在征得企業同意后梳理整合而成。它不僅解決了“上游不知下游需,下游難尋上游貨”的困境,更成為中小企業成長的“助推器”,讓區域產業生態愈發活躍。
一個平臺:起企業合作的“快速通道”
清單是起點,對接是關鍵。只有搭建起高效的溝通平臺,才能讓產業鏈的“供需密碼”真正轉化為合作動能。
早在去年,空港新城就聯合咸陽經開區舉辦“融合發展攜手共贏”主題交流活動,探索搭建產業鏈企業對接平臺,建立常態化溝通對接機制。今年,則以清單發布為契機,持續開展“我為企業找訂單”活動,讓兩地企業合作渠道愈發暢通。
供需清單發布僅兩周,咸陽經開區的陜西金石三維打印科技有限公司的團隊便專程赴空港考察,與西安圣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就異形骨3D打印技術工藝展開深入洽談。“就近合作能大幅降低溝通和物流成本,對我們太重要了。”陜西金石三維打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彬的話道出了企業的心聲。與此同時,專注于硬質涂層技術研發、生產及銷售的澤眾慧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通過供需清單與空港新城的競宇智能裝備發展有限公司建立聯系,并為其量身定制了試用產品。
截至目前,在兩地營商辦的“牽線搭橋”下,已有10家企業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對接,平臺實效初步顯現。
一場融合:書寫跨區域協同的“新篇章”
產業協同的視野,不止于此。在《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重點工作任務》等政策指引下,空港新城與咸陽經開區的“雙向奔赴”,成為落實融合發展的鮮活實踐。
今年以來,兩地圍繞空間規劃、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等“七個一體化”,共同舉辦臨空經濟區科技聯動產業協同一體化大會,簽署《臨空經濟區科技創新一體化融合發展合作協議》,揭牌設立“科創一體化協同區”和“科技金融協同工作站”,促成了一系列融合發展重點工作,為西咸一體化按下“加速鍵”。
雙方聚焦航空制造、汽車制造等重點方向,定期梳理并共享產業鏈供需清單,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市場主導”模式分類組織對接活動,讓跨區域協作從“偶然”走向“常態”。
從一份清單,到一個平臺,再到跨區域融合發展,空港新城正圍繞融合發展這一使命任務,編織著一張覆蓋“區內融通、區域聯動”的產業協作網絡。未來,空港新城將持續構建跨區域產業鏈協作網絡,推動區域資源整合與產業協同,通過技術互補、優勢疊加,加速創新成果轉化,打造以產業鏈為紐帶的跨區域創新聯盟,為西安都市圈建設貢獻更加緊密、更加穩固、更具競爭力的“臨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