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8月15日,CCTV2《第一時間》聚焦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就“一站式”服務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進行報道。
央視記者與由執法、生態環境、安全監管等多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組,走進位于秦漢新城周陵新興產業園區的陜西華星電子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各部門‘組團’來檢查,省去我們反復迎檢的負擔。”公司總經理馮剛表示:“各部門的檢查時間統一后,很多執法和檢查就會合并進行,這樣企業就能專心投入到生產經營中。”
這一方式,源于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全面升級的“無事不擾、有事必應”一站式監管服務體系。該模式作為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被全省復制推廣后,秦漢新城加快改革步伐,聚焦根治“檢查擾企”頑疾,通過機制創新、數字賦能,在規范執法與精準服務間找到新平衡點,讓企業留出更多精力“拼發展”。
執法“靜音” 監管破題“統”字訣
秦漢新城對市場監管、生態環境、安全監管等9個部門的213項高頻執法檢查事項進行系統梳理和科學評估,實施 “三維風險分類定級”:一類針對安全生產、環保排放等重大風險點,保持必要且強制的檢查頻次;二、三類則按風險程度大幅優化檢查周期。
更關鍵的是,建立了跨部門的 “月度集中執法日” 機制。除緊急與專項任務外,各部門需將針對同一企業的常規檢查,通過“部門小整合”與“跨部門大聯合”的方式,整合壓縮到每月指定的1-2天內“綜合查一次”,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僅此一項,企業平均每月迎檢次數已下降超18%。
精準畫像 “白名單”企業享“寧靜期”
為最大限度助力優質企業發展,秦漢新城推出“監管白名單”動態管理機制。這份名單并非終身制,而是對企業信用狀況、經營狀況、違法記錄等關鍵維度進行嚴苛“體檢”后認定的結果。
截至目前,秦漢新城“白名單”企業已增加至15家,實打實獲得了“政策禮包”:除涉及安全、環保等一類事項,或接到可靠舉報外,原則上享有為期六個月的“安靜生產期”,任何部門不得主動進行現場檢查,真正體現“無事不擾”。
但“寧靜”不等于放任,“白名單”一年一次動態調整,一旦企業出現違法違規行為,將被立刻移出名單并升級為重點監管對象。“獲得‘白名單’是認可更是鞭策,這促使我們更加規范經營、珍惜榮譽。”一家入選的專精特新企業總經理表示。
數字賦能 掃碼亮證 杜絕隨意執法
為徹底扎緊“隨意入企”的口子,一項覆蓋全域的 “入企掃碼亮信息”強制規范于年初全面鋪開。無論執法、調研或走訪,任何公務人員進入企業前,必須掃描專屬二維碼。此舉確保了每次入企行為都有跡可循、透明可溯。同時建立“上級入企,本級報備”制,有效避免了跨層級重復檢查問題。
“每月我們會隨機抽取轄區企業進行回訪,并結合入企計劃、后臺掃碼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對入企未掃碼、計劃外執法、聯合執法落實不力等情況進行提醒。”秦漢新城營商辦負責人打開后臺管理系統介紹道。
對于發現的未掃碼強行入企、檢查頻次異常超標等情況,營商辦在全新城通報并納入考核。目前這套數字化約束機制已覆蓋新城290多家規上企業和重點中小微企業。
隨著“寧靜期”釋放的時間紅利、“掃碼制”帶來的規范體驗、“綜合查”提供的便利服務不斷疊加,秦漢新城的“一站式”監管服務生態,正成為吸引新質生產力項目落地、助推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力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