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23年5月,西咸新區在全省率先開展自貿區范圍內外籍人才創新創業試點,通過制度創新和服務升級為國際人才搭建施展才華的中國舞臺,兩年來,諸多外籍人才在這里實現創業夢。
打破門檻,取消限制
開啟留華創業“直通車”
“23萬美元訂單剛到賬不久,我們又簽下了5筆國際業務。”近日,埃塞俄比亞姑娘美麗興奮地向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秦漢創新中心工作人員分享“戰績”。這位西北大學國際法碩士畢業生創辦的陜西將軍雄偉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正在將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輸往非洲大陸,運營8個月已實現了65.4萬美元營收。
西咸新區開展的外籍人才創新創業試點,打破了外國人來華就業門檻,取消工作經驗、雇主單位限制條件,構建“畢業到創業”服務體系,為擁有創新項目但缺乏工作經驗的外籍青年人才開辟留華發展通道,給予創業項目足夠的容錯期、培育期,讓西咸新區從“就業目的地”邁向了“創業首選地”,這也是美麗選擇在新區創業的原因。
“在留學期間,中國的歷史文化、城市發展深深吸引了我,我特別想留在中國發展。”美麗說,“當我了解到西咸新區不要工作經驗就能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更堅定了我留下來的信心。”
從政策講解、創業項目申報,到工作及居留許可申請、公司注冊,西咸新區為美麗提供了全流程服務,讓她能夠迅速適應環境,專注于創業項目。“西咸新區的工作人員一直陪著我,幫我辦理各類手續,指導我如何申報項目,非常貼心。”美麗說。
如今,美麗的公司業務蒸蒸日上。“西咸新區還幫忙聯系了本地優質汽車企業,我們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專注于出口中國汽車和重型機械。”美麗說,近期她還準備拓展進口業務,把埃塞俄比亞的咖啡豆引入中國。
全程陪伴,全方位服務
打造國際化創業生態圈
美麗的故事,是西咸新區外籍人才創新創業政策松綁的生動寫照。在西咸新區,像美麗這樣的外籍創業者并非個例。新區通過遴選確定9家試點載體,為外籍人才提供從產業扶持、辦公空間、證照辦理等立體化服務,常態化開展項目路演、創業培訓、融資對接、市場拓展等活動和服務。
同時,獲批認定4家市級外國專家服務站,設立RCEP國際人才服務中心、外國專家書屋、移民事務服務中心等平臺,在工作許可、居留簽證、稅收優惠、子女教育、醫療保障、社區融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精細化服務。
從西安交通大學畢業的俄羅斯留學生安娜,也跟美麗一樣是受益者。她創立的陜西俄瑟朋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為各國友人提供教育、商務、旅游三大方向的咨詢服務。
“工作人員幫我梳理創業項目,提出市場化發展建議,還幫我翻譯中國有關法律法規,指導我辦理中國企業注冊稅務和工商管理等流程,如果沒有西咸新區的幫助,我很難這么快就把公司注冊成功。”安娜表示,公司成立一年多時間,已完成7個涉外合同,取得了不俗業績。
為更好地為外籍人才創業提供精準幫助,西咸新區還與西安交大、西工大等20余所高校建立常態化聯動機制,舉辦政策宣講、創業培訓等活動60余場,對接優秀外籍人才近2000人次;搭建國際科技合作聯盟,匯聚成員單位100余家、海外合作單位30余家、國際合作基地50余家、離岸創新創業中心6家;落地德國、馬來西亞等合作項目及服務機構20余個。
這一系列舉措,為外籍人才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合作機會。剛果籍青年英勇在西咸新區創辦的文化傳媒公司業務范圍遍布全國各地,2024年營業收入超過100萬元;烏茲別克斯坦籍小伙李浩宇創辦的貿易公司不斷把中國的優質商品銷往烏茲別克斯坦及其他歐亞國家;摩洛哥女孩瑪利婭姆作為“兼職主播”,不僅通過線上直播講好“西安故事”,也把摩洛哥的歷史文化及精美的工藝品傳播到中國的千家萬戶……
在這片熱土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新創業者正用多元文化視角與中國市場深度互動。試點兩年來,西咸新區幫助10余家企業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30余人;18名外籍人才通過外籍人才創新創業政策辦理了工作及居留許可,新增17家外資公司,儲備項目近100個,涉及成果轉化、科技文化融合、進出口貿易等多個領域。
作為國家級新區、秦創原總窗口和人才發展改革試驗區,西咸新區正以海納百川的視野和胸懷,匯聚全球英才,一個充滿活力的國際化創新創業生態圈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