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8月19日,秦創原(秦漢)先導區舉行推介會暨平臺項目簽約儀式。
空軍軍醫大學副校長王東光,中石油長慶石化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李力斌,中石油陜西銷售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楊子清,西安石油大學校長李天太,西咸新區黨工委委員、秦漢新城管委會主任楊占文,西咸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趙孝等參加會議。

會上集中簽約的20個項目,分為生命科學創新中心、軍民融合創新中心、數字文化產業創新中心、智能制造創新中心四個板塊涉及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多個領域,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注入新動能。

平臺項目簽約儀式上,空軍軍醫大學、中石油長慶石化公司、中石油陜西銷售公司、西安石油大學分別與秦創原(秦漢)先導區簽約。
企業代表表示,西咸新區作為國內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肩負著國家戰略賦予的重要使命,秦漢新城有著顯著的區位優勢和戰略定位,著力打造秦創原(秦漢)先導區,為企業拓展業務、推動創新搭建了廣闊合作平臺,為陜西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納入秦創原(秦漢)先導區的布局后,將一如既往在各自領域發揮自身優勢,科學統籌平臺建設、人才培養等一體化發展,創新作為,攻堅克難,優勢互補,加強科技創新屬地化深度融合,著力提升科技創新對秦漢新城、西咸新區、西安市乃至陜西省的貢獻。
俄羅斯圣彼得堡理工大學伊格納托維奇教授在用視頻連線方式傳達祝賀時表示,希望在與秦創原(秦漢)先導區發展建設的合作中,能把更先進、更獨特的技術帶給大家。
秦創原(秦漢)先導區為更好地融入陜西省創新發展大局,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總體框架下,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提出“建設秦創原(秦漢)先導區,打造‘四中心兩基地’”的基本思路。
四中心依托省人民醫院西咸院區、空軍軍醫大學科教研發優勢,打造生命科學創新中心,著力引進生物工程研究轉化實驗室、功能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項目,培育形成一批自主研發、特色鮮明的基因診斷、干細胞修復、寵物克隆等主導產品;
依托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打造智能制造創新中心,重點圍繞氫能科技、新能源汽車等關鍵核心技術,開展智能制造前沿技術研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打造數字文化創新中心,深入推進多媒體交互、文物保護、數字文創技術研發,形成集文化科研、技術轉移和產品孵化的高科技數字文化平臺;
依托省內豐富的軍工優勢,打造軍民融合創新中心,全力推動特種工程機器人、超結構吸聲材料等項目發展。
兩基地以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創新、視覺傳達藝術、數據流量分析等為產業方向,著力構建數字文化創意全產業鏈,打造新絲路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基地;
以西安外籍人才(秦漢新城)服務中心為依托,積極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打造離岸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秦創原是“金籃子”,需要充分的“高”“強”“新”要素來支撐。秦創原(秦漢)先導區目標定位有三方面特點:
一是突出系統性。以高校、研發機構、企業、市場為主體,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二是突出協同性。充分發揮秦漢新城在區位條件、特色產業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功能板塊錯位聯動,體現了秦創原總窗口主導下的協同定位;
三是突出場景應用性。以技術市場化應用為導向,通過創新路徑轉變、創新資源整合、創新主體轉換,圍繞市場主體進行資源配置和政策設計,推動科技創新就地轉化。
下一步,秦漢新城將聚焦建設秦創原(秦漢)先導區目標,加強政策落實,從項目引入、人才引進、服務配套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全力營造科技創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