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8月6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陜西省西咸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共同承辦的“科創中國”西咸新區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學融合會議在西咸會議中心成功召開。本次大會以“多體協同、產學融合、綠色發展”為主題,旨在推進新時代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共同推動秦創原建設由“勢”轉“能”。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科技服務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玉,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陜西省科協主席蔣莊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姜恩來,陜西省科協黨組書記李豫琦,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閆建來,陜西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張俊華,陜西省公眾科學素質發展聯盟理事長丁德科,上海技術交易所董事長謝吉華,西咸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輝,同濟大學教授,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余卓平,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事業發展部主任吳英策,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應用與服務分會秘書長徐念峰,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汽車空氣動力學研究所所長胡興軍;鵬城實驗室主任助理周輝,天津市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甘海云,德創未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王釗,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康等出席大會。大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的董事長李軍主持。
周玉在致辭中表示,當前“雙碳”目標、“雙循環”格局加速汽車產業重構,面對未來需求,我國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仍存在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不夠強、產業生態尚不完善等問題。他指出,為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亟需加快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用好高校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積累,發揮企業出題者作用,著力突破制約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助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閆建來在致辭中指出,新時代汽車領域如何發展?如何解決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方向上的共識問題?是本次會議研討的首要任務。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攜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共同服務于西咸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將兩個學會的優勢和西咸的教育、人才優勢相結合,為未來汽車產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陳輝在致辭中提到,氫能和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新區確定的重點產業鏈,本次大會的舉辦將進一步促進西咸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推動戰略新興產業布局發展,讓“科創中國”“秦創原”雙平臺互融互促,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勁新動能。
為進一步加速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促進科技創新資源有效集聚賦能,賦能西咸新區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辦“科創中國”科技工作站(西咸新區)揭牌儀式,周玉院士、蔣莊德院士、姜恩來秘書長、李豫琦書記、閆建來副秘書長、陳輝副主任共同為“科創中國”科技工作站(西咸新區)揭牌。工作站建成后將面向科創中國65個試點城市(園區),打造以科技創新或商業模式創新為支撐的科技主體。
同時,為高效整合高校創新資源,服務區域高質量創新發展,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分別與陜西省西咸新區現場簽訂戰略合作,攜手在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多層次人才培育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推動形成科技創新人才及資源共享互動的良好局面。
會議期間,蔣莊德、余卓平、胡興軍、王釗、甘海云、李康分別作《傳承·創新·融合》、《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發展面臨的挑戰與破局思考》、《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培養的經驗與思考》、《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化落地應用》、《智能網聯汽車控制系統的技術進展》、《深化產教融合,推動校企“橫向融通” 培養汽車產業人才》主題報告,多方面探討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市場發展、破局思路、合作模式及人才培養等內容。
大會線上直播同步開啟,平臺數據顯示,在線累計觀看人數150余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