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日,一款“便攜式移動氫電源”亮相秦創原科技成果產業化暨新型儲氫材料與氫動力電源產品發布會,該產品是全球首款基于金屬氫化物,石墨烯復合固態儲氫材料的氫動力電源所用的鈉鈣基等復合儲氫材料,獲得國家科技部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優秀獎。
發布會由西安交通大學、西咸新區管委會主辦,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劉亞芳、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榮命哲,西咸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輝,國際氫能協會副主席毛宗強出席活動。
會議現場,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成永紅發布了包含鈉鈣基復合儲氫材料在內的儲氫領域最新科技成果產業化產品。
據介紹,在國家“雙碳”戰略背景下,風、光、水、氫等清潔能源正逐步成未來能源的主體。氫能的儲備和運輸作為氫能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有效解決儲運效率低、安全隱患大、成本高等難題,成為目前亟待突破的瓶頸問題。
2012年,西安交通大學成立新型儲能與能量轉換納米材料研究中心,在成永紅、張錦英等教授的帶領下,開發出一種石墨烯界面納米閥技術,成功解決了安全和可控性難題,可滿足氫氣大規模存儲與運輸需求,并能廣泛用于工業制氫、電力儲能、移動應用等場景,在儲釋氫密度、安全性等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依托該創新成果,成永紅教授成立了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讓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2023年7月,該公司2條中試線建成投產,實現“金屬制備→金屬氫化→復合材料制備→釋氫副產物回收利用”全技術鏈條驗證,材料儲釋氫重量密度最高可達14%以上,能為大規模氫氣的存儲與遠距離的運輸提供更有效的解決方案。目前,公司已完成單套系統年產3000噸的工藝包設計,為后續大規模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總經理嚴新榮表示,一九零八新能源固態儲氫材料技術,為華電在大規模儲運氫、MW以上級并網發電等領域提供了更經濟、更高效、更安全的解決方案。
會上,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與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北京開云汽車有限公司、陜西維納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中浩燃氣有限公司、陜西引漢濟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訂項目落地合作協議,將圍繞大規模氫能儲運示范、固態儲氫技術加氫站推廣應用、加氫撬裝裝置研發生產、移動加氫等方面開展進一步合作。
西咸新區作為秦創原總窗口,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發展,以其為主導產業鏈,通過最優營商環境、最大政策力度、最強金融支持,助推氫能產業鏈加速聚集的格局形成。截至目前,西咸新區已招引落地氫能產業鏈企業43家,已重點布局了上游加氫裝備、中游燃料電池系統、下游氫燃料電池整車的研發生產以及以加氫站為核心的氫能基礎設施,這些項目將會對新區的氫能產業鏈的強鏈補鏈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