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11月4日,2025秦創原發展論壇、硬科技創新大會平行分會——秦創原產業創新聚集區(無人機產業)發展會議在西咸新區舉行。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曉出席并致辭。
王曉在致辭中表示,陜西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加快建設西安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持續推動秦創原擴能升級和“三項改革”拓面提質增效,同各界朋友攜手把無人機產業作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力抓手,深化務實合作,加力提升創新能力,加力做強產業集群,加力拓展應用場景,為各類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更好環境和服務,推動無人機產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本次會議旨在促進全省無人機產業高質量發展,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空軍工程大學李應紅院士、愛生集團李兢堯副總經理分別圍繞“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與裝備技術創新”和“無人機產業生態構建及高質量發展”作主題分享。
省科技廳發布了全省無人機產業創新能力資源清單,會上,還簽署了高速寬域無人機新型發動機項目等10個無人機產業合作協議,液氫動力無人機、無人系統智能化技術、低空場景運營平臺等6個項目團隊進行了路演推介,為產業合作與技術轉化搭建起高效橋梁。
在大會成果展示區,集中匯聚了24家企業的46件核心展品,全面覆蓋無人機上中下游全產業鏈,展現了聚集區產業集群的最新實踐。
西咸新區作為無人機產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地,新區相關負責人在大會現場對秦創原無人機產業創新聚集區進行推介。近年來,西咸新區依托轄區無人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聚集基礎,發揮秦創原總窗口和多所高校的科教產融優勢,搶抓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機遇,發展壯大無人機產業,當前創新動能持續迸發、產業生態加速成型,彰顯出強勁發展動能。
全域布局成型
“一五一十”構建產業發展骨架
在產業布局方面,西咸新區構建“一五一十”無人機產業集群發展戰略,推動低空經濟向更多行業滲透。

一個核心領跑發展
灃西新城3平方公里的翱翔小鎮依托西工大創新引擎與愛生、科為等鏈主企業優勢,打造集產業聚集、應用研究、整機制造、檢驗測試于一體的“四大中心”。
五點支撐全域聯動
形成西工大基礎研究、灃東新城技術支撐及產業配套、榆林靖邊測試驗證、渭南大荔人才培訓的跨區域功能體系,共同打通“技術-人才-驗證”鏈條。

一基地補短板
全省首個民用無人機試飛基地建成投用,為企業提供全流程試飛保障。
十大場景落地見效
物流運輸、應急救援、農林植保、巡檢安防等場景實現常態化運營,全省首個低空物流組網組建完成,首條跨行政區域航線(灃東新城至高新區三期)實現首飛,實現精準、高效、安全運營。
集群效應凸顯
企業與營收實現量級躍升

隨著產業生態的不斷完善,秦創原無人機產業創新聚集區的“磁石效應”持續釋放。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聚集區已匯聚企業108家,較獲批初期實現翻倍增長,規上企業達12家,營收攀升至25億元,產業鏈條實現全覆蓋。
從飛控系統、核心零部件到整機制造、運營服務均有龍頭企業引領,西安愛生集團的大載重長航時高原高寒型無人機系統、探索鷹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盛世盈創“燭龍一號”氫動力無人機等創新產品頻現,在突破關鍵技術、提升行業效能等方面表現卓越。
創新生態完善
平臺與服務雙輪驅動發展
隨著聚集區建設的持續推進,創新平臺體系也在加速成型。無人機特種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空天生物診療與防護技術裝備工程研究中心、陜西省無人機系統技術與應用創新聯合體等19個技術平臺落地西咸新區,構建起“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的完整鏈條。
高能級服務平臺也接連落地,聯通(陜西)低空創新中心提供技術與人才支持,廣電計量適航服務(西北)分中心填補西北無人機適航認證空白,這些平臺的落地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低空資源保障與科技服務
同步升級
從硬件資源供給到軟件服務支撐,西咸新區通過推動低空資源保障與科技服務協同升級,進一步優化了產業發展環境。目前已獲批昆明池、灃西新城南部片區等4塊低空空域,總面積達282平方公里,累計開通15條總長近300公里航線,構建起高效“空中走廊”。
西咸新區常態化舉辦場景發布和供需對接活動,為產品找市場、為技術找場景,依托覆蓋全區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提供“股、貸、債、保”全鏈條金融支持,精準助力企業從研發到市場的全過程,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此次會議全面展現了陜西省無人機產業的創新實力與發展潛力,也標志著秦創原無人機產業創新聚集區建設進入全面加速階段。未來,西咸新區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持續深化產學研用金融合,推動低空經濟從“樣板”走向“規?!?,攜手各界力量,著力打造國內領先的無人機產業創新高地,共創低空經濟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