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shù):次
為農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資,為不能上學的孩子送教上門,一件件民生實事是空港新城黨員干部
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真實寫照。
“真的是特別感謝勞動保障監(jiān)察大隊的工作人員,多虧了他們的幫助,我的工資才能及時要回來。”從投訴到拿回被拖欠的15000元,韓永安只等了十余天。
面對韓永安的感謝,勞動保障大隊監(jiān)察員董睿智稱:“能為農民工兄弟討薪,是我們的職責所在,看到農民工兄弟拿到他們應該拿到的工資,我們每一個監(jiān)察人員都感到很高興。”
2018年年底,韓永安應聘進入空港新城一建筑工地做土建現(xiàn)場管理,工資5000元一個月。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離職,工地以甲方未結款、資金緊張等理由拖欠20000元工資未付。韓永安討薪時收到工地的欠條承諾但到期并未付清,至今仍欠薪15000元。
了解情況后,董睿智第一時間聯(lián)系到該工地的總包單位,通過總包單位與法人代表進行協(xié)商,與法人代表在十多天的時間里多次溝通協(xié)商,終于要回了韓永安被拖欠的工錢。
談到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問題時,空港新城人社民政局勞動保障監(jiān)察大隊隊長趙琰瑋表示:“以后我們將繼續(xù)積極督促用人單位與農民工依法簽訂并履行勞動合同,從制度上、機制上解決農民工權益保障問題,讓廣大農民工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空港新城黨員干部“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把為人民群眾謀福祉作為工作靶向,既關注成年群體的合法權益,也關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還幫助了因疾病等原因長期不能正常生活的“特殊小朋友”快樂學習、陽光成長。
“送教上門,其實送的不僅是教育,還有溫暖和希望。”提到送教上門,眭村小學黨支部書記韓良非常感慨。
空港新城底張學區(qū)眭村小學一共負責了兩名身體不便兒童的送教上門服務。底張學區(qū)趙衛(wèi)華老師介紹,兩個孩子因病不能到學校上學,送教上門不僅給孩子提供了簡單的認知練習、知識學習,也帶去了陪伴和快樂。
眭村小學根據(jù)實際情況,安排了擅長藝術的佘陽老師和韓良老師為張杰(化名)和李飛(化名)送教上門。“自從兩位老師上門來教課,每到周二和周六,孩子就特別高興。聽到老師上樓的腳步聲就開始笑。”孩子從小一直在床上躺著,送教上門的這三年,看著小杰一點一點的變好,小杰爸爸非常開心。
40多里路,240余節(jié)課,430多小時的課時內容,是佘陽老師和韓良老師為張杰送教上門的寫照,風雨無阻、用心用情。3年來,孩子越來越開朗,老師和孩子之間感情也越來越深。
這次去張杰家里,韓良老師特意帶上了感冒藥,一上樓,韓良老師就來到張杰床邊,握著孩子的手問他感冒好了沒有。佘陽老師也在一旁打開了帶來的橡皮泥,和小杰一起認顏色、做手工。在佘陽老師看來,只要孩子的臉上能多一點笑容,他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回想起第一次上門,佘陽老師笑著說:“我跟韓老師對于送教上門都沒有經驗,前面很長的時間里,我們都在做嘗試,過程中感覺孩子對故事、手工比較感興趣,就決定用繪本、手工的方式,給孩子講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故事,最主要的還是要讓孩子開心。”
兩位老師的付出也被家長看在了眼里。前段時間,張杰的父母為眭村小學和教育衛(wèi)體局送去了錦旗表示感謝。
“兩位老師持之以恒的付出,就是我們教育戰(zhàn)線黨員干部對堅守初心、擔當使命的實踐,要讓所有適齡孩子都能接受教育,尤其是一些需要更多幫助的‘特殊’孩子。”空港新城教育衛(wèi)生系統(tǒng)黨委副書記、教育衛(wèi)體局局長馬磊說。
作為黨員,佘陽老師和韓良老師始終牢記自己的初心。“不讓一個孩子輟學”是他們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他們身體力行,一直在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