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11月15日,這是66歲的馮日亮獨自住院的第五天,他還是堅持不需要家人陪同。清晨,免費早餐準時送進他的病房;上班后,醫生護士會將一天治療所需安排妥當,就連每頓吃的藥都已分裝好放在床頭的小盒子里。

“娃們太貼心了,噓寒問暖,一嘴一個叔,一直輕聲細語,面帶微笑,甭提讓人多高興了,心情一好,病就好得快。”馮日亮的話得到了病房其他人的附和。
兩年來,馮日亮的家人無論大小病,都要來西咸新區涇河新城永安醫院。“信任這兒的醫生護士,看病也方便,辦住院手續都不需要繳一分錢,只要給身份證和醫保卡就行。出院時,只繳報銷后自己該承擔的那一部分。出院后,醫生還關心咱的病情,打電話回訪呢。”
患者:先住院后付錢 不因資金耽誤病情
為了使更多的“馮日亮”放心,享受更高級的診療水平服務。永安醫院踐行“視患者如親人,視服務為生命”的理念,主動對標醫改政策,提高自身服務。在醫院,患者不會因資金耽誤治療,住院時零押金,出院一站式結算,極其方便。西安市第三醫院、陜西省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院等名醫定時坐診,與西安市第三醫院醫聯體簽約,真正實現上轉及時治、下轉接的住的分級診療模式。

貧困患者順利就醫得益于醫院的“八項承諾”,醫院開通了貧困患者綠色通道,免去掛號費以外,每個科室都有專門的病房,需要轉診的患者有救護車免費接送,報銷窗口也是專門設立的。對于住院不便的貧困患者,醫院為其設立家庭病床,定期派醫生指導。永安醫院以自己的方式踐行了對健康扶貧的承諾。醫院的專家教授都與轄區群眾進行了醫生簽約服務,讓患者“不出家門享受二級醫院診療水平,來醫院享受三級醫院診療水平。”

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西咸新區涇河新城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醫難”、醫療設施落后、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目前,已完成四家街鎮衛生院數字化接種門診的建設并投入使用,完成村級標準化衛生室建設8所。組織開展醫護工作者技能培訓,實現貧困人口健康檔案建檔率、家庭醫生簽約率達到100%覆蓋,住院報銷比例占合規費用的80%以上。
醫生:初心就是永做人民服務生
永安醫院門診部主任李萬坤已有70歲高齡,50年左右的黨齡,一直為自己的職業而自豪。“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宗旨中、千辛萬苦為百姓、永做人民服務生”是他作為醫生的初心。
對病人的感情要純真,他將健康交到我手中,如果不負責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嘛。

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中,醫院設立了患者服務中心,開啟了服務的新嘗試,明確提出“感動服務”。醫護人員對病人除了以前的熱情,更要變被動為主動。護士要主動為患者推輪椅、填信息,從細微處讓患者感到貼心。而醫生要嚴格執行首診醫生負責制度,耐心解答疑惑,用專業度讓患者感到放心。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西咸新區著力破解“就醫難”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痛點堵點問題,投資3000萬元,升級改造19所街鎮衛生院硬件設施;新建社區衛生服務站4所(2所已投入使用);推進25個預防接種點規范化、數字化建設(19個已建成投入使用)。

下一步,西咸新區將繼續聚焦“為民服務解難題”,把主題教育與職能工作緊密結合,與基層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相結合。西咸新區將繼續加大基層衛生醫療單位的支持力度,切實改善農村鄉鎮衛生院軟硬件建設,辦好群眾身邊的醫院。各在建項目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運營,確保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切實讓群眾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發展、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