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過程中,涇河新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人民立場和群眾觀點,以學促干、查改貫通,使整個主題教育更加注重實效。通過檢視問題,涇河新城高莊鎮高莊村針對村經濟合作社項目單一的問題,結合主題教育邊學邊查邊改的要求,開展了惠農面食深加工項目——高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面食加工店。
高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面食加工店是西咸新區首家為扶貧、為壯大集體經濟并結合當地特色而開的面店,經營面積兩層共約80平方米,位于高莊村十字路南約30米,周邊交通十分便利。加工店初步可提供12人的就業崗位,其中包括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成員8人。
隔著透明的門簾就能望見店里食品柜中擺著菠菜面、麻食和花卷等。走進店里,食品價格表一目了然,視線越過柜臺透過玻璃窗戶,操作間里四個工作人員頭戴廚師帽、口罩正在木制的案板上忙著搟面、烙蔥花餅、包包子。與操作間一門之隔的廚房里麥香味四散,剛蒸好的包子、花卷、饅頭熱氣騰騰被端出來晾在蒸籠上。
2018年底,高莊村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為豐富合作社項目和產品,結合本次主題教育,高莊鎮和高莊村合力找到以面店為突破口,對上連接農作物種植,對下連接農產品銷售,從而帶動整條農產品發展的產業鏈,將一二三產業結合起來。
這條產業鏈可分為種植、加工、銷售三部分。村里種植麥子、紅薯等農作物,有部分貧困戶與村民參與土地入股及分紅從農作物種植到收割所需勞動力,貧困戶與村民通過勞動可獲得報酬;村民自種農產品也不用愁銷路,村里可統一收購、存放。同時村里開設加工廠,將農作物加工成紅薯粉條、面粉等。期間所需大量勞動力也將以村民為主,優先考慮貧困戶。新開面食加工店以村里自種小麥磨成面粉為原料,秉著原生態、無添加的原則,又重點以純手工為特色。這正是家庭主婦所擅長,村里女性能兼顧家庭與收入。在銷售過程中,村鎮領導干部從著手之初就在為這些特色農產品鋪銷路。面粉將以5斤、10斤包裝為主進行銷售,方便郵寄;鍋盔、手工饅頭計劃與本地大型超市進行洽談達成合作,在農產品產業鏈上的每一環都考慮到為村民增加致富途徑。
高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自種植優質白小麥80余畝,每畝年產可達1000斤左右,為面食店提供有效的原材料保障,使面食加工店年收益可達30余萬元,奠定合作社面食加工店的穩定發展。目前合作社面食店加工純手工面條、麻食、餃子皮等面食生品。在12月份面食加工店計劃擴大經營范圍,加工包子、花卷、涼皮、鍋盔等面食熟品,提高務工、貧困戶公益崗位上的勞務收入,使務工人員年收入最低達到2萬余元。
在新時代的春風下,高莊村因村制宜、因戶制宜,以實打實的生動寫照形成全村有產業、戶戶有門路的增收新格局。在以后的發展中,涇河新城將繼續大力響應國家“基在農業,利在農民,惠在農村”的政策部署,繼續做實村鎮試點,實行科學管理,培養新型科技農民,統一供種供肥,統一收割加工,保障農作物的品質,有效給農民增收,用主題教育保障惠民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