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日陜西日報刊發《西咸新區:筑牢信仰之基 奮力追趕超越》聚焦新區切實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西咸新區高位推動,扎實開展集體學習、專題研討、讀書會、主題閱讀等活動,推出一批優秀紅色文藝作品,打造紅色主題公交、紅色地鐵專列等流動學習宣傳陣地,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不斷引導全區黨員干部加強學習成果轉化,切實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把黨史學習教育各項活動激發的精氣神,轉化成推動西咸新區奮力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的強大動力,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問需于民、造福于民。“我們始終堅持把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貫穿黨史學習教育的全過程,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新時代追趕超越的動力和成效。”西咸新區相關負責人說。
3月7日,西咸新區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動員全區各級黨組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嚴格落實中央以及陜西省委、西安市委、西咸新區黨工委部署要求,推動全區黨史學習教育向縱深開展。
清明節前后,西咸新區各單位紛紛開展“清明祭英烈”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通過開展烈士陵園祭掃、觀看革命影片、邀請戰斗英雄進校園講述親身經歷等活動,深入學習革命歷史,汲取精神力量,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繼承英烈遺志,弘揚英烈精神,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4月20日,以“百年征程·永葆初心”為主題的黨史學習教育主題活動在西咸新區啟動。活動依托互聯網和AI等先進技術,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全民閱讀充分結合,讓學黨史、講黨史更具視聽感、科技感、參與感,營造重溫黨史、展望未來的濃厚氛圍,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不忘初心使命、更加奮發有為。
誦讀紅色經典、舉辦專題研討、開展實地實踐……西咸新區不斷創新學習形式,在入腦入心、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持續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實效。
西咸新區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砥礪初心使命的“磨刀石”,把辦實事、開新局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切實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人心。
“之前一直想找份編輯工作,沒想到在家門口找到了……”家住三橋街道紅光路社區的杜女士不住感慨。肢體三級殘疾的杜女士本科畢業后一直沒能找到理想工作。不久前,根據她的心愿,西咸新區灃東新城人社民政局幫她匹配到了新工作——陜西萬唯教育傳媒有限公司學科編輯崗。如今,雙方已達成初步就業意向。
在杜女士參加的這場由灃東新城舉辦的2021年“就業幫扶 真情相助”殘疾人就業援助招聘會上,59名應聘者在現場初步達成就業意向。
一點一滴皆用心,一枝一葉總關情。
西咸新區在黨史學習教育中以“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企業解難題”“我為社會作貢獻”的便民實踐,換來了黨群一條心,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作為全省“放管服”改革的先行示范區,西咸新區按照國家關于“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部署,集成區塊鏈、非對稱加密、人臉識別、OFD版式文件等技術應用,率先推行以“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證照、電子文件”為主要內容的“四電”改革,解決了傳統網上辦事中身份可信度低和材料可靠性差的難點堵點,實現了企業和群眾在線提交電子材料、審批部門在線審查、審批通過發放電子證照、全過程材料電子化歸檔,群眾辦事體驗不斷優化。
目前,西咸新區組建中小學“名校+”教育聯合體63個,持續推進區域醫學檢驗中心建設,將優質教育醫療資源送到了群眾家門口。
“下一步,西咸新區將緊盯全年目標任務,以辦好十四運會和實現十項重點工作新突破為統攬,全力做好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創新驅動、‘三個環境’建設和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以突出的黨史學習教育成效向建黨百年獻禮。”西咸新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