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周恩來在部署迎接在港的民主人士北上的同時,也部署迎接上海、北平、天津的民主人士到中央統戰部駐地河北省平山縣李家莊。
1948年8月,當時的中央城市工作部(9月,更名為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就開始接待工作。到 11月底,由平、津、滬、西安等地來到李家莊的民主人士有毛澤東的老師符定一和胡愈之、沈茲九、吳晗、周新民、劉清揚、嚴信民、韓兆鶚、何懼等。而后又來了周建人、雷潔瓊、楚圖南、田漢、安娥、楊剛、張曼筠、周穎以及上海工人代表朱俊欣等。中央統戰部熱情接待后,同他們個別交換意見,舉行時事座談會,討論國際國內形勢,座談周恩來起草的《關于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諸問題(草案)》和統戰部起草經周恩來批準的《新的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組織條例(草案)》。
10月8日,周恩來電告東北局組織已到或將到哈爾濱的民主人士沈鈞儒、譚平山、章伯鈞、蔡廷鍇、王紹鏊、朱學范、李德全等舉行座談,征求意見,以達到溝通思想、統一思想認識的目的。11月21日、23日,東北局高崗、李富春組織了兩次座談會,邀請民主人士座談兩個《草案》。30 日,周恩來起草中共中央致香港分局電,將兩個《草案》轉告尚在香港的民革李濟深、何香凝,民盟周新民,農工民主黨彭澤民,民建章乃器、孫起孟等人,征詢他們的意見。經過多次電報往返,反復協商,于11月25日,中共代表高崗、李富春與在哈爾濱的民主人士對新政協會議的召集等問題達成了如下協議:新政協籌備會由 23個單位的代表組成;籌備會的任務為負責邀請參加新政協的各方代表人物、起草文件和召集新政協正式會議;籌備會組織條例由中共起草,俟籌備會開會時正式通過;籌備會會址預定為哈爾濱。
關于新政協參加范圍及任務,決定:一、新政協的參加范圍,由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反對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壓迫的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無黨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人士組成,南京反動政府系統下的一切反動黨派及反動分子必須排除,不許參加;二、新政協舉行時間在1949年,具體時間及地點由籌備會決定;三、新政協應討論和實現的問題是《共同綱領》的制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建立。
12月19日,中國致公黨主席陳其尤從香港到達沈陽后,隨即致電毛澤東、朱德、周恩來,代表致公黨全體同志向中共中央致敬,表示對召開新政協諸問題草案的理解,愿為實現新民主主義、建設新中國而努力。
中共中央統戰部所在地李家莊,是距離黨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只五華里的一個小村,村里有幾十戶人家。可隨著一批批民主人士的到來,這個村變得沸沸騰騰、熱熱鬧鬧。
1948年12月25日,在李家莊的民主人士舉行時事座談會,與會者有胡愈之、沈茲九、劉清揚、韓兆鶚、周建人、吳晗、楊剛、嚴信民、楚圖南等,由胡愈之主持會議,就國際國內政治形勢進行了廣泛的討論。1949年元旦,《人民日報》發表了毛澤東的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揭露了美蔣勾結玩弄假和談的陰謀,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決心。1月14日,又發表了毛澤東《關于時局的聲明》,痛切地再批駁蔣介石的新年文告,并提出進行和平談判的八項條件:懲辦戰爭罪犯;廢除偽憲法;廢除偽法統;改編反動軍隊;沒收官僚資本;改革土地制度;廢除賣國條約;召開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政協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接收南京國民黨反動政府及其所屬各級政府的一切權力。《聲明》一發表,立即在國內引起極大反響,民主人士一致表示擁護毛澤東提出的八項條件。
1月16日下午,周恩來在百忙中從西柏坡乘吉普車來到李家莊,小小的李家莊一下子熱鬧起來。周恩來身穿一套和大家一樣的灰棉布軍衣,頭戴大耳朵軍帽。他一進莊就下車向群眾招手,同民主人士一一握手問好,進入一間墻泥未干的會議室就座。李維漢當即宣布:“請周恩來同志作報告!”周恩來在熱烈的掌聲中謙遜地說:“本來就應該來看望各位先生并當面請教,因為戰爭緊急抽不出身來,好在統戰部隨時將各位先生對召開新政協的意見報告了毛主席和黨中央。今天本想先聽聽各位的意見,李維漢卻對我說許多先生要求我先講,然后大家再座談發表意見。那么,我現在就向大家報告一些情況……”周恩來報告了解放戰爭的發展情況后說,戰爭的發展實在是突飛猛進。戰爭大局已定,今年就有可能打垮蔣介石,但是現在切不可手軟。他接著對毛澤東《關于時局的聲明》中的八條作了詳盡的闡述。周恩來的報告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
會后,統戰部全體工作人員和民主人士會餐。菜不多,主要的一道菜是長征老戰士、老伙夫班長胡金山做的紅燒肉。為此,總務科長喬風詠親自動手宰了自己飼養的一頭大肥豬,加上大家自己動手種的大白菜,還有餃子、大米飯和白干酒,大家都吃喝得很是開懷滿意。沒有酒杯,就用粗瓷大碗代替,頻頻舉碗同祝解放戰爭的勝利。
飯后,在會議室舉行跳舞晚會,三把胡琴、一支笛子便是樂隊。室內沒有電燈,就用幾盞馬燈掛在屋墻四角,樂隊奏起來,晚會就開始了。大家正跳得高興時,朱總司令和周恩來也來了,使舞會達到了高潮。最后,大家扭大秧歌。鑼鼓一響,周恩來和大家一起扭起秧歌來。民主人士沒有扭過秧歌,也高興地跟著大家一起學扭起來。
1月20日,中共華北局和華北人民政府在李家莊舉行盛大的歡迎會,歡迎來自各地的民主人士和上海工人代表。當華北局第二書記薄一波、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等乘幾輛吉普車來到李家莊時,群眾都不約而同地熱烈鼓掌表示歡迎。歡迎會開得很熱烈、很親切,使民主人士深深感到解放區的溫暖,紛紛發言表示擁護毛主席1月14 日的《聲明》,擁護共產黨打倒蔣介石,將革命進行到底。
1月22日,中共中央對有關部門發出《關于對待民主人士的指示》,要求我黨各部門的負責同志向民主人士報告戰爭、軍事政策、政權、土改、外交、經濟、文化、教育、婦運等方面的情況,要不加回避地解答有關黨的政策的一切問題,主動向民主人士進行宣傳教育,并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周恩來還指示統戰部給民主人士組織報告會。于是,統戰部邀請了一些負責同志在李家莊給民主人士做專題報告,如胡喬木報告文化政策,鄧穎超報告解放區的婦女工作,安子文報告干部政策,李維漢報告解放戰爭和國民黨統治區的民主斗爭等,都受到民主人士的歡迎。不但增加了他們對黨的有關政策的理解,而且提高了他們商討召開新政協的熱情。
1月下旬,北平和平解放在即。毛澤東和黨中央分別致電在海外的愛國僑領陳嘉庚、司徒美堂:中國人民解放斗爭日益接近全國勝利,需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建立民主聯合政府,團結全國人民及海外僑胞力量,完成中國人民的獨立解放事業,敬請早日回國,蒞臨解放區參加會議。
在這之前的1月19日,毛澤東、周恩來特地聯名致電在上海的孫中山夫人宋慶齡。電文說:“中國革命勝利的形勢已使反動派瀕臨死亡的末日。滬上環境如何,至所系念。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將在華北召開,中國人民歷盡艱辛,中山先生遺志迄今始告實現,至祈先生命駕北來,參加此一人民歷史偉大的事業,并對于如何建設新中國予以指導?!?月19日,毛澤東致函宋慶齡:“茲者全國革命勝利在即,建設大計,亟待商籌,特派鄧穎超同志趨前致候,專誠歡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駕蒞平,以便就近請教,至祈勿卻為盼?!?月21日,周恩來也寫信致宋慶齡,歡迎他北上共商建國大計。8月28日,宋慶齡在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副主席鄧穎超等的陪同下,從上海乘專車抵達北平。毛澤東、朱德、周恩來、林伯渠、董必武和李濟深、何香凝、沈鈞儒、郭沫若等59人前往北平火車站歡迎。
僑領陳嘉庚早在6月4日已偕莊明理、王雨亭由香港抵達北平,準備出席新政協會議。林伯渠、董必武、葉劍英、李維漢、李濟深、蔡廷鍇、陳其尤等和在北平的僑生200多人到車站歡迎。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勝利結束。
北平的和平解放,為政協會議的召開提供了很好條件,同時又促使新政協籌備工作的加緊進行。
1949年2月14日,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團成員顏惠慶、章士釗、江庸飛抵剛剛解放半個月的北平。邵力子以私人資格也隨團到達。第二天,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葉劍英會見顏惠慶、章士釗、江庸、邵力子。22日,顏惠慶等飛石家莊,傅作義、鄧寶珊也同機到達。中央派李維漢到石家莊迎接,并陪同他們乘汽車到西柏坡。毛澤東、周恩來在西柏坡接見從北平來的顏、章、江、邵四老,對和平談判及南北通航、通郵等問題交換了意見。毛澤東、周恩來又接見傅作義、鄧寶珊,稱贊傅將軍為了人民利益和平解決了北平問題,歡迎他同中共合作,歡迎他們參加政治協商會議。
隨著形勢的發展,中央統戰部開始分批前往北平。
2月10日,原住李家莊的民主人士全部到達北平。14日,林伯渠離開西柏坡前往沈陽,迎接在東北的民主人士李濟深、沈鈞儒、馬敘倫、郭沫若等到北平。25日,李濟深一行35人由林伯渠和東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高崇民陪同,乘專列抵達北平。
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北平市人民政府、中共北平市委根據中央指示,共同于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盛大的歡迎大會,熱烈歡迎由東北、天津、李家莊來北平以及留在北平的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剛從西柏坡回北平的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團顏惠慶、章士釗、江庸、邵力子也應邀參加。林伯渠、董必武等負責人都參加歡迎大會,賓主共400多人,這是北平有史以來罕有的一次政治盛會。會后,在北京飯店舉行盛大宴會,傅作義、鄧寶珊等也應邀赴宴。宴后,觀看了華北大學文工團的文藝節目。
3月10日,李維漢部長率領中央統戰部大部人員到達北平。大家白天拜訪民主黨派負責人和民主人士,同他們交換籌備政協會議和黨派工作的意見,晚上就組織情況匯報會,把民主人士的近況和意見綜合成書面材料,報告周恩來和中央;另外組織座談會,單是征求接管上海的意見就開了七次座談會。會后,把許多好意見整理出來報告中央并電告華東局參考。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領導同志動身從西柏坡向北平勝利進發。臨行時,毛澤東既幽默風趣又意味深長地對隨行同志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進京趕考去。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周恩來在旁也說:我們應當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周恩來這些話,就是重新喻示全黨同志要經得起勝利的考驗,告誡全黨不能陷入“從艱苦創業到腐敗滅亡的周期律”中,其意義何等重大和深遠??!
3月25日清晨,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同志乘火車到達北平清華園車站。當日下午,在北平的黨、政、軍機關負責同志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及各界代表人士共1000多人聚集在西苑機場,熱烈歡迎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人。當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自頤和園到達西苑機場時,北平市市長葉劍英首先迎向了毛主席、朱總司令。工人、農民、青年、婦女各界代表,也滿懷熱情與希望迎接自己的領袖。毛澤東、朱德等首先和工人代表一一握手。毛澤東一行來到160多位民主人士的歡迎行列,高興地、熱烈地與李濟深、沈鈞儒、陳叔通、黃炎培、郭沫若等一一握手,互致問候。對和平解放北平有功的傅作義將軍也來歡迎,毛澤東與他握手后還一起合影留念。
閱兵開始時,毛澤東登上第一輛淺綠色吉普車,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林伯渠等也依次登車,樂隊高奏雄壯的《解放軍進行曲》,50門六〇炮陸續放出發發禮炮。第四野戰軍參謀長、閱兵總指揮劉亞樓陪同毛澤東檢閱經過無數艱辛戰斗的英雄部隊。緩緩行進的閱兵車到來,“毛主席萬歲”的歡呼聲翻江倒海般地澎湃起來。
閱兵結束后,毛澤東等同工人、農民、青年代表和民主人士一起拍了一張象征團結、勝利的照片,然后驅車前往早已準備好的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駐地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