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不注銷網貸賬戶會影響個人征信?別信!
如今,網貸平臺逐步退出,卻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近期,不法分子打著某某網貸平臺客服的名義,聲稱幫忙“注銷網貸賬號”,實則為新型詐騙。這并非個案,在廣州、茂名、中山等地均有多名市民被騙,損失金額幾萬元至十萬元不等。
近期360金融反詐實驗室發布的《注銷網貸賬戶電信詐騙分析報告》(簡稱《報告》)顯示,今年注銷網貸賬戶騙局呈增長趨勢,調研人群中30.4%的受害者被詐騙多個賬戶額度,最高被騙12萬余元。對此,廣州公安官微提醒,騙子利用學生或畢業生社會經驗不足,先通過“會影響征信”等說辭對受害者進行嚇唬,后以注銷賬號需要清空貸款額度、做流水的方式對學生和畢業生進行詐騙,使眾多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背上債務。用戶一旦遇到類似情況,應該第一時間致電平臺官方客服進行核實。
新快報記者 許莉蕓
來電要求注銷網貸賬戶
還要求打款到私人賬戶
廣東茂名的小陳今年大學畢業,9月曾接到一個自稱是“愛學貸”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國家在整治校園貸款,要注銷小陳之前的賬號。一開始小陳將信將疑,但是當對方說出了他的畢業大學、身份證號時,他開始相信了。
“如果不能及時注銷,會影響你的個人征信,以后買房貸款都要受影響?!笨头π£惞噍敳蛔N賬戶的危害。小陳確實是該平臺的注冊用戶,一聽到這番說辭就有些著急,連忙詢問如何注銷。
“客服”稱要想注銷賬號,首先要向對方賬戶轉賬,轉賬金額要與網貸賬戶借款額度一致。當小陳表示自己不夠錢時,對方給出“建議”,“客服讓我從其他借款平臺分兩次共借了兩萬元。”
當小陳把兩萬元打到對方賬戶時, “客服”稱自己在后臺查看到小陳在其他網貸平臺也有注冊信息,導致后臺無法為其進行注銷,并給他發去一張“抱歉無法注銷”的截圖。小陳信以為真,想著只要按照“客服”的操作指引就能把借貸平臺賬號信息注銷掉。最終,根據“客服”指引操作,小陳先后在6個貸款平臺貸款11萬元,分11筆轉賬至對方提供的銀行賬號。
受害者以30歲以下學生和畢業生為主
年輕用戶由于涉世未深,又是網貸用戶的主要客群,成為不法分子的“目標”?!秷蟾妗凤@示,年輕且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成為此類詐騙的高發群體,其中約三成受害者被詐騙多個賬戶額度。
《報告》稱,注銷網貸賬戶騙局是2019年高發的新型電信詐騙手段,詐騙團伙通過黑產等不法手段購買個人信息,瞄準大學時期注冊過網貸平臺賬戶的人群,通過編造“網貸影響個人征信”的理由恐嚇受害者,進而誘騙轉賬。
對此,廣東省公安廳也進行了提醒。9月29日以來,冒充貸款客服注銷貸款賬號類型的電詐案件在廣州天河區出現井噴式爆發,短短7天時間共發生39宗案件(占總電詐案件數29%),涉案金額198.6萬元,受害者以30歲以下學生和畢業生為主。
對此,廣州公安官微提醒到,騙子冒充貸款公司客服,通過非法渠道獲取了目標的貸款信息及身份信息,以贏得對方信任。并且利用學生或者畢業生社會經驗不足,對金融知識不了解的特點,通過“會影響征信”等說辭對受害者進行威脅嚇唬,再以注銷賬號需要清空貸款額度、做流水的方式對學生和畢業生進行詐騙,使眾多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背上債務。
多地警方均發出提醒,遇到類似問題應及時向官方客服咨詢核實,避免財產受到損失。如果財產已受到損失,請立刻報警。
不注銷網貸賬戶并不影響征信
其實上述事件的發生就是抓住了年輕人誤以為網貸賬戶不注銷會影響個人征信的心理。事實上,影響個人征信的因素主要是你的個人貸款是否有過逾期,信用卡是否有過度透支不還款的情況等。資深互聯網金融人士畢研廣對新快報記者表示,網貸賬戶是否注銷和個人征信沒有直接關系。
不過,逾期用戶千萬別抱著僥幸心理,認為借錢可以不還,因為從今年9月開始,網貸平臺都已經接入了央行征信中心和百行征信。一旦有逾期記錄,將要被個人征信保存五年之久才能清除。針對貸款逾期,在網絡上有不法分子宣稱“只要提供個人真實信息,就能找內部人士幫忙洗白”“逾期次數不一,收取費用不同”“只要不是老賴,黑戶也能洗白”等等騙局。目前個人征信系統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統一管理的,任何人無權刪除或修改。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戶的芝麻分授權了很多網貸平臺,那么極易影響個人征信,比如會讓征信報告上多很多的貸后管理記錄。目前,興業、光大銀行等銀行信用卡申請都是要授權芝麻信用分的,銀行也會通過芝麻信用分的變動來查你的征信。
既然網貸用戶不注銷并不影響個人征信,是不是意味著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呢?其實不然,這背后涉及到了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只有網貸用戶注銷才能減少個人信息泄露和被盜用的風險。行業中不規范公司中出現過不少內部員工為了利益出售網貸人員的信息,或者打包數據公開出售等情況。
新快報記者發現,只有部分網貸平臺自帶注銷功能,只要打開APP,點擊“我的”下面的“設置”中就能找到“賬號注銷”等相關字樣,點擊申請注銷即可。對于沒有注銷功能的平臺,用戶可以致電平臺官方客服進行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