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央廣網北京5月10日消息(記者劉飛)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公安部今天(10日)通報稱,去年到今年第一季度對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經濟犯罪已立案近1.9萬起,涉案金額4100億元。
公安部經偵局局長高峰表示,受國內外復雜經濟形勢的綜合影響,當前我國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經濟犯罪總體上仍較為嚴峻,發案總量持續高位運行。特別是社會領域經濟犯罪與專業領域經濟犯罪相互疊加,傳統經濟犯罪與網絡經濟犯罪交織共生,使得犯罪的破壞力、傳播力、危害力倍增,嚴重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和國家經濟安全,給廣大群眾造成特別巨大的經濟損失。
公安部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到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公安機關共立非法集資、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近1.9萬起,涉案金額4100億元,涉案金額超過百億元、涉及投資者超過百萬人的“雙百案件”屢有發生。
高峰說,涉眾型經濟犯罪的蔓延傳播速度非常快,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包括商品營銷、房產投資、教育培訓等傳統領域仍時有發案。一些新興經濟領域,如網絡借貸、投資理財、養老服務、消費返利、虛擬貨幣、金融互助等,已成為涉眾型經濟犯罪的“重災區”。
據介紹,對于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涉及人數眾多的重大案件,公安部實行掛牌督辦,先后成功偵破部督案件近40起,摧毀重大跨區域犯罪網絡200余個。2018年6月P2P網貸平臺集中“爆雷”以來,各地公安機關依法查辦非法集資犯罪平臺40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