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長期以來,非法集資始終以社會弱勢群體作為首要目標,針對老年人、殘疾人獲取信息的方式方法有限,信息了解不及時等特點,不斷變換著非法手段和欺騙方式,嚴重危害了廣大客戶的切身利益,破壞了社會和諧。
近日,工商銀行王府井朝內大街支行網點客服經理發現某殘疾客戶(聾啞人)在可疑投資公司人員的陪同下辦理轉賬匯款,立即引起高度警覺。據初步了解情況,客戶是參與投資項目,并簽署了一系列投資協議,將房屋抵押公證后的近300萬抵押款按照公司要求匯入投資該公司投資賬戶,但是匯款收款方為跨行個人賬戶,疑似詐騙或非法集資。網點負責人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報警、匯報、安撫客戶、拖延業務辦理時間、現場配合公安民警開展調查。經民警和工作人員耐心細致的工作,客戶打消了匯款投資的打算。民警將投資公司工作人員和客戶帶回做進一步調查。
近年來,不法分子在非法集資方面玩出了不少“新花樣”,大眾防范意識與能力亟待提升,而銀行作為賬戶資金的“第一道門”,一直以來為資金安全、賬戶安全做了很多工作。工商銀行朝內大街支行負責人表示,“我們采用‘宣傳’+‘防范’二合一的方式,一方面借助社區銀行網點優勢,走入社區、走近居民,宣傳非法集資新手法,提高大家的辨識能力;另一方面在網點豎起‘防護墻’,當遇到疑似非法集資事件時,多問一句、多提示一句,勸導客戶遠離陷阱。”
工商銀行朝內大街支行積極參與了公安部門和社區街道辦事處打非辦主辦的“遠離非法集資 拒絕高利誘惑”專題宣傳活動,結合節目表演、視頻播放、設攤宣傳進一步對附近居民開展防范非法集資知識普及,增強公眾的風險防范意識。朝內大街支行還通過宣傳海報、視頻短片、宣傳折頁等多種形式,在宣講內容中加入了大量“身邊人、身邊事”的真實案例,突出介紹了參與非法集資的風險與嚴重后果,著重引導市民加強對非法集資行為、非法金融廣告的識別判斷,積極提高其對非法集資和違法民間借貸的風險防范意識,引導其主動參與到抵制非法集資與非法民間借貸的行動中來。
注:此文屬于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