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今年5月,中央決定在全黨自上而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98年來,我們黨對于自己的初心矢志不渝,對于自己的使命義無反顧。在全面深化依法治國的道路上,雖然面臨著許多的挑戰,無異于正經歷新時代的又一次長征,但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人民法院堅守公平正義的價值追求,就能走好一個接一個的法治長征路。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離不開理想信念的強力支撐。不論時代如何變化,不論條件如何變化,都要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作為新時代的法院人,內心深處的信仰就是要崇尚法治、追尋正義、敬畏法律,法官也只有將公平正義的信念深植于心,確立起對法的無限忠誠,懷著對法律終極價值的追求,才能把審判工作當成一份事業,孜孜不倦地為之奮斗;才能以無私無畏的態度,抵御來自各方的壓力與誘惑。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必須堅持公平正義的價值追求。經過長征,黨和紅軍變得更加強大,實現了空前的大團結。法治社會的建設雖然面臨著許多挑戰,但公平正義的目標,永遠是人民法院的不懈追求。我們開展“掃黑除惡”“基本解決執行難”等行動,就是為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回應群眾的司法期待,讓公正司法深入人心。司法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如果司法裁判完全背離民心民意,對司法公信力將造成致命打擊。在個案審判中,我們要探求情、理、法的有機統一,讓司法裁判具有溫度與理性。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長征的勝利,充分說明了中國共產黨必須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克服困難、贏得勝利。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司法中萬分之一的失誤,對當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傷害。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公平正義的價值追求,認真履行憲法賦予的神圣職責,努力做到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的有機統一。我們要堅持以需求為導向,推進“易訴”“易解”等便民平臺的使用,常態化開展巡回審判、法律六進等活動,積極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多維度的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做到群眾有所呼、我們有所應,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司法獲得感。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必須堅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長征的過程,不僅是戰勝敵人、贏得勝利、實現戰略目標的過程,而且是聯系實際、創新理論、探索革命道路的過程。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必須堅定“四個自信”,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道路。黨的十八大以后,我國開啟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新時代,做成了很多想了很多年、講了很多年但沒有做成的改革。但是,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五五改革綱要”為我們描繪了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我們一定要抓住時代機遇,贏得戰略主動,用實干引領法院的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