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原來樓上漏水鄰居不配合,也能通過法律途徑解決??!”“遺產繼承的新規居然這么詳細,這下心里有數了”……7月10日下午,上林北路社區二樓會議室里座無虛席,一場接地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應知應會普法講座正在熱鬧進行,居民們不時點頭感慨,現場互動頻頻。
本次普法講座特邀法律顧問進行授課。考慮到社區居民的年齡結構和生活需求,授課內容沒有照搬法條,而是用“案例+解讀”的方式,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里與大家息息相關的內容拆成了一個個“生活小劇場”。從“廣場舞音量太大算不算侵權”到“網購商品簽收后發現問題能退換嗎”,從“夫妻共同財產怎么分”到“老人摔倒扶不扶的法律保障”,授課內容結合社區曾發生過的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等真實案例,逐條講解相對應的法律條文。
在互動環節,居民李阿姨問道:“我家孫子在小區被流浪貓抓傷,物業有責任嗎?”法律顧問耐心解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物業若未采取安全預防措施,需要承擔相應責任,但具體還要看實際情況……”一個個具體問題得到詳細回答,大家聽得認真,記得仔細,不少人還拿出手機拍下授課幻燈片上的重點內容。
活動結束前,社區工作人員還為居民發放了《民法典五十問》手冊,手冊用漫畫形式梳理了婚姻家庭、物權保護、侵權責任等高頻知識點,方便大家隨時翻看。居民張大哥笑著說:“以前覺得法律離我們很遠,今天聽了講座才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就是我們身邊的‘護身符’,以后遇到事兒再也不慌了!”
此次普法講座讓生硬的法律條文變成了通俗易懂的“生活指南”。上林北路社區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社區還會通過線上答題、法律咨詢日等形式,持續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傳活動,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融入居民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