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1978年,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改革開放是中國推進國內人權保障的歷史節點,也是中國參與國際人權治理的重要驅動力。正是因為改革開放,中國才能在推進國內人權保障的同時,為國際和平與發展事業特別是國際人權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改革開放為中國參與國際人權治理破除思想禁錮。1978年的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推動了全黨全國性的思想解放運動,也開啟了中國人權理論研究。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人權理論研究繁榮發展,逐步開創人權外交新局面。1981年,中國當選為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委員,開始積極參與聯合國在人權領域的活動。1991年,國務院新聞辦發布首份人權白皮書《中國的人權狀況》,系統介紹中國在人權問題上的政策和觀點,闡明中國參與國際人權治理的立場和原則,拓展中國在國際人權領域的行動空間。白皮書強調:“中國承認和尊重聯合國憲章保護和促進人權的宗旨與原則,贊賞和支持聯合國普遍促進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努力,并積極參與聯合國人權領域的活動?!卑灼€向國際社會闡述中國參與國際人權治理的三項基本原則:尊重國家主權、不干涉內政、國際合作。上述立場宣示表明中國基本認同并愿意融入國際人權機制,掃除了長期存在的對于國際人權治理的思想障礙。自此,中國參與國際人權治理有理可循、有策可依,在國際人權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改革開放為中國參與國際人權治理確立身份認同。改革開放后,中國加快融入國際社會,成為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中推進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對中國參與國際人權治理,具有兩個方面的促進作用。一方面,中國以國際機制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國際人權治理。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主動參與聯合國系統內國際人權法律文書的起草和制定工作,批準或加入多項國際人權公約,切實履行國際人權義務。21世紀以來,中國全面深入參與聯合國人權機制改革的頂層設計,推動人權理事會取代人權委員會,積極促成將合作與對話、“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融入國際人權機構工作文件或決議之中。另一方面,中國堅持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定位,以此作為參與國際人權治理的政策基點。中國與亞非拉廣大發展中國家在歷史上曾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都面臨著保障生存權和發展權的繁重任務,都注重從歷史和現實角度來理解主權與人權的關系。共同的身份定位,使得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對于國際人權治理的立場和政策有較強相似性,有利于發展中國家作為一種共識性力量參與國際人權機制,合力推動國際人權運動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改革開放為中國參與國際人權治理提供實踐支撐。國際人權治理是國內人權保障的延伸。中國參與國際人權治理,也是將國內人權保障理念和實踐的影響力投射到國際社會的過程。中國參與國際人權治理所秉持的立場和原則,必然要以國內人權保障立法、制度和政策措施為依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立足基本國情,將人權的普遍性原則與本國實際相結合,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開創中國特色人權發展道路,人權保障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2010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80萬億人民幣。近8億貧困人口擺脫絕對貧困,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民受教育水平大幅提高,健康和醫療衛生水平顯著提升,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中國民主法治建設持續推進,在公民參與、民主立法、協商民主、基層民主、公民監督、言論自由等方面,積極推進公民民主權利實現。改革開放以來國內人權保障事業取得的歷史性進展,為中國參與國際人權治理提供了強大的實踐支撐。中國更加堅定人權保障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動世界人權事業發展的中國方案不斷彰顯時代價值和普遍意義。
改革開放提升中國在國際人權治理中的話語地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全面總結國內人權保障實踐和傳統人權思想的基礎上,形成了中國特色人權話語。中國堅持人權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結合的原則,主張生存權和發展權是首要的基本人權,強調既要保障個人人權也要維護集體人權,努力促進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和公民、政治權利全面協調發展,反對任何國家利用人權問題推行自己的價值觀念、意識形態、政治標準和發展模式,借口人權問題干涉別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內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提出以人民為中心、新發展理念、“一帶一路”、以合作促發展和以發展促人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人權理念,進一步完善了中國特色人權話語體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為推動國際人權治理健康發展而提出的中國方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超越個人主義的人權觀和民族國家的世界觀,強調維護全人類共同利益,主張根據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包容發展、全面發展、協同發展、共享發展,最終實現人人充分享有人權的美好愿景。近年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相繼載入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人權理事會的決議,成為國際人權話語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標志著中國國際人權話語地位在顯著提升。中國已成為國際人權規范的建設者和貢獻者,是積極促進國際人權治理體系變革的規范性力量。
?。ㄗ髡邽橹心洗髮W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