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

光明網:確保“四個堅持”,讓網絡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網絡新媒體研究室主任、教授 孟威

前階段,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家網絡安全工作要堅持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維護公民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這體現了我國網絡強國戰略“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和實踐原則,賦予了新時代網絡安全觀的重要內涵。

網信發展安全為要

確保網絡安全是我國互聯網發展的需要,是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需要,是推動信息化發展的需要。萬物互聯、實時相通,互聯網科技正深刻影響著現代社會,給社會生活帶來美好愿景。但互聯網并非樂園凈土,也引發了新的風險與挑戰。網絡技術普惠經濟發展,也提高了人們掌握安全技術的難度;互聯網+產業做大做強便利生活,也給不法分子提供了新的機會;網絡社交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造成了人際信任的新危機。當互聯網深度融入到生活,從線下到線上,從實體場景到虛擬空間,風險發生的現實性、潛在性和預測難度明顯增加,網絡安全形勢更加嚴峻。

“大安全時代”風險遍在,網絡安全必須得到有效防控

近年來,網絡攻擊、詐騙等時有發生,網絡暴力、網絡謠言、網絡侵權呈多發態勢。安全風險從單位、個人手機、電腦信息滲透到國家、國防、基礎設施、社會和個人安全等各個領域,互聯網進入“大安全”的時代。據《2018年中國互聯網網絡安全報告》顯示,當年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共協調處理網絡安全事件10.6萬起,包括網頁仿冒、惡意程序、DDoS攻擊等多種類型,其中,云平臺成為發生網絡攻擊的重災區。勒索軟件攻擊變種數量不斷攀升,移動應用網絡詐騙尤為突出,個人信息數據泄露被惡意利用引起了國內外普遍關注。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涌現,全球正處于5G商用部署的關鍵期,網絡戰略博弈籌碼加重。新一輪科技角逐和應用必然帶來網絡安全結構性改變,增加網絡安全問題的復雜性,人類安全意識必須更上一層樓。

面對挑戰,任何人任何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唯有合舟共濟共同應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系統部署和全面推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不斷完善依法治網法律體系,實現了制度規范從無到有、從原則到規則、從粗放到精細的重大轉變。通過開展系列專項治理行動,建立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形成網絡安全總體戰略布局和制度保障,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和治理實力增強, 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2017年《網絡安全法》正式實施,作為一項基礎性法律,該法內容全面豐富,明確了掌握個人信息的平臺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的主體防護責任、主管部門的監管責任,涉及基礎設施、技術系統、運營行為安全,以及個人信息保護各個層面,成為依法治網的系統方案,也為確保網絡空間安全提供了行動指南。近年來,與鼓勵互聯網創新、產業融合發展同步,我國積極開展安全技術研發,構建安全技術體系,綜合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智能感知、區塊鏈等新技術對高威脅進行持續性攻擊鑒別、判斷,防范網絡攻擊、網絡違法犯罪擲地有聲,也為國際社會提供了經驗。每年一度的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讓網絡安全意識教育深入百姓生活, 越來越為社會熟知。

“以人民為中心”一直是我國網信事業發展的價值主線

我國網信事業以人民的基本利益為著力點,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主人翁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民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人民群眾主體意識,增強全民主動參與,發動群眾、集民意、聚民心。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實踐證明,這一理念和作為有利于促進全民牢固樹立起正確的網絡安全觀,使人民群眾在享受信息科技便利的同時,懂得如何通過安全技術守法經營、合理合法地保護自己,共同遵守網絡空間活動規則,規避安全風險,防范黑客攻擊、盜用數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網絡違法犯罪活動,更好地趨利避害,確保互聯網健康穩步的進展。

網絡信息人人共享,網絡安全人人有責

網絡安全治理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形成多主體、多效力的綜合治網格局。一方面,這有賴于國家網絡安全立法保持動態發展、長效施力,加強安全保障制度建設,加強國際社會合作,隨著安全形勢變化不斷升級治理方式、細化操作。有賴于網信部門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提高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和網絡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維護網絡發展的良好生態;另一方面,信息媒體、網絡企業、網絡運營商等主體也要進一步提升遵紀守法、公共服務的責任義務, 深化技術創新與安全理念,將法律法規與行業自律相結合,守土有責、自我約束,落實好作為基礎設施運營者和信息內容提供者應承擔的防護責任。同時,廣大網民也要提高網絡安全防御主動性,更好地了解網絡,更敏銳地感知風險,增強安全意識,提高防護技能,從基本應用做起,從身邊點滴做起,防止違法行為發生,促進網絡文明發展。當全社會牢牢樹立起網絡安全的“防火墻”,互聯網必然將更好地造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