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10月17日是2021全國網絡安全宣傳周個人信息日。連日來,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工會以“凈化網絡環境,保護個人隱私”為主題,聯合秦漢新城工業和信息化局、秦漢新城教育衛體系統工會、秦漢新城市場服務與監督管理局工會、秦漢新城公安分局、秦漢新城集團公司工會,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網絡安全宣傳活動,讓廣大職工群眾朋友們學習了網絡安全知識,增強了個人隱私保護意識,掌握了必備的網絡安全防護技能,進一步強化了綠色上網、文明上網、健康上網的意識,營造了網絡安全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管委會工會


機關工會通過張貼宣傳海報、發放宣傳折頁等形式,向廣大機關干部普及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如何做好個人信息保護等網絡安全知識,并就如何識別網絡陷阱、防范網絡詐騙等進行了生動講解,引導大家關注手機安全風險,辨別網絡陷阱,遠離網絡謠言,提升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共同營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
秦漢新城工業和信息化局


秦漢新城工業和信息化局通過LED屏展示、進企業分發網絡安全知識宣傳手冊、向入駐企業宣傳網絡安全知識、對科技類企業做好網絡安全宣講工作、對社區老人和企業員工普及網絡安全知識等方式,提升群眾網絡安全意識,加強個人信息和數據保護,謹防電信網絡詐騙,防范網絡風險,共筑網絡安全防線。
秦漢新城教育衛體系統工會


秦漢新城教育衛體系統工會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網絡安全宣傳活動,重點圍繞假冒網站識別、身份信息核實、個人信息隱私保護等方面進行宣講活動?;顒悠陂g,新城教育衛體系統各單位緊緊圍繞活動主題組織工會會員進行學習,通過LED屏進行廣泛宣傳,提高教職工的個人網絡安全意識,增強識別和應對網絡危險的能力。
秦漢新城市場服務與監督管理局工會


秦漢新城市場服務與監督管理局工會積極開展網絡安全宣傳活動,在分局辦公場所醒目位置張貼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掛圖,營造國家網絡安全宣傳氛圍。同時,向各科分發網絡安全知識宣傳手冊,使干部職工人人都了解網絡安全基本知識。
秦漢新城公安分局


秦漢新城公安分局民警、輔警向社區群眾宣傳網絡安全保護的重要意義和網絡宣傳的重要性,提出要提高保護網絡安全和保護個人信息的意識,學習識別網絡詐騙的本領,預防網絡詐騙,堅決不做網絡詐騙幫手和網絡謠言的制造者、傳播者。
秦漢新城集團公司工會


秦漢新城集團公司工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網絡安全宣傳工作,線上開展網絡安全知識宣傳,線下開展網絡安全進基層進社區進企業宣傳。大大提升廣大群眾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養成“文明用網、安全上網”的良好習慣,營造了清朗安全的網絡氛圍。
一定要記得
收好下面的“安全七招”
幫你保護好個人信息
1.聯網關 免費WiFi須慎用
網友說:等地鐵時,閑來無事上網。手機上搜到一個免費WiFi信號,輸入手機號后就收到驗證碼。誰知道登錄使用半小時后,手機就停機了。起初以為月租余額不夠,又轉了幾十元進去依然停機。電話詢問客服,才知道手機竟已被扣500元上網費。
@支招:一些公共場合搜到的免費、無鎖WiFi安全防護功能較弱,不要貪圖共享WiFi的小便宜,而導致手機上的銀行卡信息、應用賬號密碼等被盜取。對來歷不明的無驗證或無密碼的WiFi熱點,盡量不要使用;如需使用,建議把WiFi連接設置為手動,并開設安全VPN通道,網銀、支付寶等切記通過專門APP客戶端登錄;在不使用WiFi時,最好將WiFi自動連接功能關閉。非公共場合包括自家路由器也須啟用無線網絡加密,防止有人蹭網或未經同意監控你的網絡。謹慎選擇和使用智能物聯網設備,目前大部分設備仍需依賴手機APP等途徑獲取聯網憑證。
2.授權關 隱私調取要提防
網友說:有次下載一款手機游戲,安裝時彈窗跳出提醒需獲取幾個隱私權限,包括調用電話記錄、訪問通訊錄等,雖有些不解但還是勾選了??蛇^了一會兒就收到短信提醒,顯示手機被設置了呼叫轉移,這才意識到個人信息已被黑心軟件盜取。
@支招:調取部分隱私權限是手機APP運行的必經步驟,但過度索權可能導致隱私泄露。安裝手機軟件時,要仔細閱讀隱私條款,明確手機軟件調用了哪些隱私權限,尤其是否涉及訪問短信記錄、修改通話記錄、開啟麥克風或攝像頭等敏感權限。遇到過度索取的情況,可考慮放棄安裝轉而選擇其他軟件。平日應管理好隱私授權,關閉不必要或存在安全隱患的授權選項。此外,打開“性格測試”“集贊抽獎”“幫忙砍價”等頁面,應時刻保持警惕,不要隨意填寫手機號、身份證號等信息。
3.資質關 支付安全找正規
網友說:網購后第二天,接到所謂客服來電,稱購買的商品交易未成功。登錄自己的購物賬號,發現選購的商品的確不見了,便按對方要求“登記”付款時的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并如實告知了收到的3條手機驗證碼。沒想到,很快發現自己銀行卡存款被轉走。
@支招:網購時,一定要選擇信譽好的商家和正規APP。登錄購物網站,要先核實網站域名是否正確,注意支付類網站開頭是“https://”,且大多數會有掛鎖等防偽安全標志,慎重填寫姓名、身份證號、銀行賬戶等敏感信息。不隨意點擊手機短信中的網址鏈接,審慎點擊商家從即時通信工具上發送的各類鏈接,謹防釣魚網站。支付APP只綁定小額銀行卡,刪除APP前切記解除綁定的銀行卡。可考慮下載安裝規范的手機管家和電腦管家軟件幫助鑒別。
4.密碼關 定期修改忌簡單
網友說:出差時,手機不小心丟了。起先沒留意,等補辦完手機卡,才發現手機丟失的幾天里微信支付一直在交易,被刷近2萬元。后來才知道,盡管設置了開機密碼和支付密碼,但密碼太簡單,對方撿到手機后幾次就把密碼試出來了。
@支招:設置密碼時,避免以簡單的、有規律的數字或字母組合構成,如“123456”“abcde”等,盡量避免將姓名拼音或縮寫、生日以及手機號、證件號一部分作為密碼設置依據。在日常使用中,養成定期更改密碼的習慣,并根據賬號重要性、是否涉及財產等分級管理,避免一碼多用。此外,在公共設備上登錄個人賬號時,留意不要勾選“記住密碼”“默認登錄”等選項,盡可能選擇匿名登錄,盡量不在公共設備上使用網銀或輸入銀行賬號、支付寶等密碼。
5.鏈接關 警惕山寨先核實
網友說:某次一微信好友發來彩票中獎截圖,看了很是心動,便打開圖中某彩票網站鏈接。在該網站引導下注冊賬戶、充值買彩票,獲取蠅頭小利后又持續充值,輸了幾十萬后一無所獲。這才發現,它是個“李鬼”彩票網站,自己早已被后臺監控。
@支招:正規網站頁面規范、信息齊全且有大量原創內容,網站ICP備案號與ICP證號一般會在網站首頁底層提供;而非正規網站,一般采用模板、模塊式構架,以混淆視聽。不要點擊沒有可信安全來源的下載鏈接或二維碼,認準安全的大型第三方應用市場或官方下載鏈接。騙子最可能扮演慈善機構等角色,發來相關山寨鏈接;當心“掃碼送禮”“掃碼關注創業”等二維碼騙局,切莫貪圖小便宜。遭遇虛假鏈接騙局時要及時報警,并保存相關記錄證明。
6.社交關 個人信息不濫發
網友說:過年時,收到一條陌生人發來的短信,寫著“新春快樂,上次聚會的照片我傳到網盤了,鏈接發你”。打開短信里的鏈接,發現是空白頁面,以為是網絡問題,然而,很快有朋友收到我手機號發出的要求匯錢短信,這才反應過來手機中了病毒。
@支招:不要輕易打開陌生號碼發來的所謂“重要文件”“獲獎鏈接”“精彩圖片”等信息、鏈接或圖片,避免打開來歷不明的郵件及附件。在電腦、手機等設備使用中,安裝必要的查殺病毒軟件和防火墻,定期對手機、電腦查殺病毒,清理木馬病毒或惡意程序。及時更新操作系統、瀏覽器以及第三方應用等,避免黑客利用漏洞發起惡意攻擊。平時養成定期備份重要數據文件的習慣,盡可能降低病毒攻擊產生的損失和影響。
7.防護關 查毒筑牢安全閥
網友說:接到在海外旅行的“微博好友”的私信,請求幫忙聯系某航空公司經理,查看其預定的機票是否預留成功,并提供了“經理”手機號。聯系后被告知機票未付款,“朋友”因故無法轉賬就幫忙墊付,結果被騙。
@支招:在微博、QQ空間、貼吧、論壇等社交網絡,盡可能避免透露或標注真實身份信息;在微信等社交平臺不要加不明身份的好友,警惕“最熟悉的陌生人”發來的廣告、幫砍價、幫投票等鏈接,最低限度共享個人信息;不要在社交網絡發布履歷、聯系地址、證件、票務、定位、家人等信息。犯罪分子會研究目標受害者的社交習慣等信息,實施精準詐騙,高仿的社交賬號很難辨別。遇到詐騙后要保存好聊天記錄,及時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