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楊冬民 吳文宗
治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過程漫長復雜,我們要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協同治霾,強化聯防聯控,加強網格化管理,深化全民共治,扎扎實實地治理霧霾源,將污染物控制在大自然可承受的范圍之內,以更多的藍天讓群眾有更多的幸福感。
強調區域合作,聯合治霾。由于霧霾具有跨空間傳輸的特點,因此霧霾治理具有高度滲透性和不可分割的特點,但是各城市防控霧霾能力有限,這就需要關中各市協同治理,制定霧霾防控措施,共同執行,互相監督,形成合力。要鐵腕實施藍天保衛戰和汾渭平原攻堅方案,強化區域聯動治理,完善排污權交易等市場機制,用市場手段降低污染物排放;提升各級政府對當地施工場地揚塵管控水平,提升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根據各地區的大氣環境承載力,完善區域性的環境稅收制度。治霾的重點是減煤。關中各市要嚴格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大力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利用。在減少燃煤、推進清潔能源使用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強產業結構調整,要充分認識到大氣污染治理的長期性、復雜性,依靠科技進步,調整能源配置、產業結構、生產生活方式,從源頭上科學施治。
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促進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升級。持續推進清潔取暖、散煤治理、“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和柴油貨車專項整治。使用環保型的低硫煤,重點革新煤炭消耗技術,使用催化轉化和燃燒方法,將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物,或使用煙氣除塵脫硫技術設備。同時對煤炭、煤矸石、煤渣等易產生粉塵的粉狀、粒狀物燃料實現密閉存儲;生產過程中容易產生揮發性有機物行業,嚴格按照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的標準使用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涂料,使用綠色涂裝工藝,并革新工藝廢氣治理技術,嚴格控制揮發性有機物逸散;汽油供應以及運輸行業,改善運輸方式,重點實施動能轉換,革新監管技術,既要提高監管效率又要保證監管質量。
公眾要有較強的霧霾防控意識,改善生活方式。外出時,應多乘坐新能源公交車、出租車,或選擇自行車等交通工具,降低動力過大的機動車使用頻率,減少生活揚塵以及汽車尾氣排放;社區應鼓勵居民多種植物來減少生活揚塵,提高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環境;減少生活爐灶的使用頻率,多使用清潔能源取暖。同時,政府應加強輿論宣傳,進行綠色消費教育,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綠色消費氛圍。輿論宣傳既要廣泛又要精細,讓人們將綠色與每一個消費行為相聯系,形成綠色消費習慣。
(作者單位:西安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