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工作動態
新征程 新作為

陜西日報:河水清了 環境美了 人心暖了

——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用河長制全面提升生態環境紀實

1550222489(1).jpg

fdb00c39497a412d90d0f7416bde7137.png

本報見習記者 姜宇航 記者 王睿

1月29日,在西咸新區空港新城涇河河畔,一群水鳥在天空盤旋。一會兒,水鳥們仿佛飛累了,落到水岸邊,有的在岸邊飲水,有的在水中嬉戲。這里,仿佛是它們久違了的故鄉。

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
 “我是在涇河岸邊長大的,小的時候我們這里就有這種水鳥,后來河流污染了,環境變差了,水鳥就再也沒出現過。實行河長制之后,水變清澈了,水鳥又回來了。”1月29日,正在巡河的空港新城太平鎮陳贠灣村的村級河長來建輝指著在水面上嬉戲的水鳥說。

按照聚集水、留住水、涵養水的要求,2018年以來,空港新城以河長制為抓手,推動河流治理與農村環境治理齊頭并進。

“我們統籌治污水、留雨水、保供水、抓節水、排澇水,實行‘五水共治’,有效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良好環境。”空港新城城鄉統籌發展局局長王春明表示。

飲水:咸井水變為甘甜水

一口咸井水,空港新城北杜街道北杜村村民飲用了許多年。

由于地質原因,空港新城轄區內有不少地方的地下水口感發咸,水中的鉻、氟元素超標,長期飲用會對群眾身體造成不良影響。作為水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改善群眾的飲水品質,2018年5月,空港新城決定給北杜村新建一座飲水站,解決村民的飲水安全問題。

聽說要建飲水站,村民們高興極了。“水站選址在曾經堆放垃圾的土坑。為了配合飲水站建設,村民們積極讓出自家土地,并幫忙清理垃圾,甭提多有干勁了!”參與建設飲水站的村民杜康俊激動不已。

1月29日,北杜村新的飲水站已經建成,按計劃每天可以處理700立方米的井水。經過一系列清潔處理后,井水水質可達到城市飲用水標準,能滿足北杜村近萬人的飲水、用水需求。飲水站還建有容量為150噸的存水箱,確保村民能24小時享用經過處理的井水。

受惠的不僅僅是北杜村。

2018年,空港新城僅用一年時間就完成了“農村飲用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三年滾動計劃”,解決了轄區內9.02萬群眾的飲水用水安全問題,極大地提高了群眾的幸福感。

污水:糞土巷變身六尺街

在涇河岸邊的空港新城太平鎮孫家堡村,有一條六尺街成為當地美談。

六尺街曾是孫家堡一條“臭”名昭著的糞土巷。糞土巷原來寬約1米,兩側就是村民房屋的后墻。因為村里家家戶戶使用旱廁,這條街就成為拉糞、運糞的通道,終年臭氣撲鼻、蠅蚊亂舞,讓人望而卻步。

2017年,作為空港新城河長制項目之一,改旱廁為水廁項目全面推行。政府給每戶補助2000元用來改造廁所,水廁的排放物入污水管網。借助這項工作,糞土巷來了個大變身。

在完成旱廁改水廁的同時,糞土巷兩側的住戶,主動配合污水管網建設,將自家的房屋后墻退讓半米,使原來1米寬的窄巷變成2米寬的巷子,擴展出來的道路下面就埋放著各家各戶的排污管道。

孫家堡村委會主任、村級河長駱超榮說:“現在六尺街下面的污水管網,通向正在建設中的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計劃于3月投入使用,到時污水將全部得到處理。今年我們還將啟動六尺街的綠化工作,把我們村子變成名副其實的美麗鄉村。”

改廁事雖小,卻關系千家萬戶。2018年以來,空港新城全面開展“1+1+N”(1個完整上下水道沖水式改造重點村,1座農村污水處理站,若干三格化糞池式改造村)廁所改造和污水處理結合試點工作。目前,空港新城已完成三格化糞池式、完整上下水道沖水式、雙甕漏斗式農村戶廁改造3096戶;完成了在北杜街道大石頭村、北杜村、靳里村等村的污水處理站建設;完成了轄區內44處納污坑塘治理任務,有效解決了空港新城南北片區的城市和周邊村組的污水排放問題,大幅提升了人居環境。

河水:鴨鳥成群呼朋喚友

涇河是流經空港新城的最大河流。空港新城轄區內河道總長13.8公里,灘涂面積10.5平方公里,沿河有包括陳贠灣村在內的5個行政村。要做好水文章,護好河流是重中之重。

2.95公里,來建輝手機上的河長APP準確記錄下他的巡河距離。作為陳贠灣村的村級河長來建輝每天會準時沿涇河巡查。

空港新城自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各級河長的手機上都安裝了河長APP。通過河長APP,河長們可以完整地記錄下巡河的起止時間、位置和距離,還可以查看上級分派任務和問題上報。據統計,空港新城自去年7月河長APP啟用以來,各級河長巡河共計2018次;河長APP安裝率、使用率達100%;河長知識電話抽查,連續7個月合格率達100%。經第三方公司定期對涇河水質進行檢測,涇河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

對于來建輝和村民來說,護河不僅是一項任務,更關系著村子未來的發展。

位于涇河河畔的陳贠灣村過去由于地勢阻隔、交通不便,村子的發展一直受限。2017年,空港新城接管太平鎮后,以生態環境整治為切入點,依托涇河河畔的萬畝杏花林,開辟了新交通道路,開展了生態旅游。2018年,以“花開映絲路·生態游空港”為主題的杏花節,吸引了上百萬游客到陳贠灣村賞春。

千年涇河碧波蕩漾,鴨鳥成群呼朋喚友。
 “村子發展有奔頭,大家護河的積極性更高了。以前村民愛將秸稈、農藥瓶、垃圾袋往河里扔,現在這些現象統統消失了,河上幾乎看不到漂浮物。”來建輝結束了巡河工作,“今后,生態路修好了,我們要借助百畝油菜花地和大片杏花林,打造旅游景區,搞好農家樂,讓青山綠水永存,讓水鳥永遠留在這里。”他對明天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