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創新是驅動發展的第一動力。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啟動建設以來,依托西咸新區秦創原總窗口,秦漢新城聚焦生命科學、智能制造、數字文化等領域,一大批產業項目和科創企業在這里聚集發展。“秦創原上話發展”系列報道,今天走進全球行業領先的銥制品生產銷售企業陜西三毅有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我們肯定,貴司的銥坩堝品質遠高于日本和英國同類產品!”一位美國客戶在使用了三毅有巖的產品后,不敢相信中國能生產如此高品質高技術含量的產品。
那是三毅有巖從北京整體搬遷至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的第4年。通過技術攻關打破國際壟斷,三毅有巖彼時已成長為銥坩堝制品細分加工領域的亞洲領頭羊。
三毅有巖主要從事銥原材料貿易、銥來料加工、銥制品生產銷售和銥回收提純業務。在銥坩堝加工及銥制品生產領域,英國莊信、三毅有巖及日本Furuya是一段時間以來的全球市場前三強。“2019年,我們實現了360mm直徑銥坩堝生產,隨著研發力度不斷加大,目前已突破了450mm超級大坩堝的技術瓶頸,可以說領先他們很多。”陜西三毅有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向鵬說。
“這幾年,受國際形勢影響,我們對美出口嚴重下滑。”梁向鵬說。雖然美國業務大幅萎縮,但三毅有巖憑借自身技術優勢,占據了國內90%以上市場份額,在日本、韓國、印度、德國以及中國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贏得了越來越多的客戶。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銥這種聽起來非常陌生的稀有貴金屬元素,被廣泛應用于心臟支架、火箭噴嘴、半導體銥靶、激光晶體、OELD發光體、5G手機、醫療PET/CT、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產品領域。
不產銥的中國,卻一直是銥材料的消費大國。銥的希貴、高熔點和超強硬度,使得銥制品極難加工生產,這項技術長期被美國、英國、俄羅斯和日本的國際級大型貴金屬公司壟斷,特別是涉及激光晶體生長的特大型銥坩堝、半導體行業的銥靶材、感應器用超細銥材等加工技術。自成立以來,三毅有巖不斷攻克難題、突破壁壘,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實現了以工匠精神產業報國的愿景。
目前,三毅有巖共有職工50余人,其中科研人員35人,技術研發投入占總產值3%以上,超過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對大中型企業研發費用的認定標準。
三毅有巖年產5噸銥制品生產基地2016年在秦漢新城建成投用后,產值連年攀升,年均增長超過10%,疫情期間同樣實現逆勢上揚。今年1-6月,實現產值4.4億元,同比增長50.9%。
作為陜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三毅有巖目前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單一銥原材料進口商,與南非世界最大貴金屬公司長期合作,為中國高溫晶體客戶提供穩定的銥原材料供應。近幾年,公司還逐漸與俄羅斯貴金屬公司建立了穩定的貿易關系。
“今年以來,我們已經獲得了50萬元工業穩增長獎補、30萬元省級單項冠軍獎勵和10萬元重點企業穩經濟保增長政策兌現等各類補貼。三毅有巖穩步增長,離不開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梁向鵬表示。
近年來,秦漢新城加速更新制造業企業梯度培育庫,大力培育規上先進制造、專精特新等企業,截至目前共有規上工業企業57家、專精特新企業8家,引進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460家。未來,秦漢新城將持續搶抓秦創原建設等機遇,緊緊圍繞“戰新產業帶”“秦創原·渭河科創帶”和“秦漢文化帶”,積極引進、培育、孵化雛鷹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鼓勵企業加快技術創新,著力突破關鍵技術,積極推動成果轉化,努力形成一批國內國際領先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培育一批有技術、有市場、成長快、后勁足的“金牌”企業,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助力新城經濟高質量發展。